读史铁生,读懂爱

作者: 有梦不觉人生苦 | 来源:发表于2021-08-08 23:59 被阅读0次

    有人说,年少不读史铁生,读懂已不再是少年。我深以为然!

    史铁生,出生于1951年1月4日,卒于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第一次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就忍不住泪流满面。母亲身患重病,却还细心的照料双腿瘫痪脾气暴燥的儿子,由于病重突发,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母亲生前常对儿子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好好活儿,好好活儿……”这句普通的话,让儿子在困境中走出了黑暗;这句普通的话,让儿子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这句普通的话,体现了母爱的温度。

    可以说,没有母亲的包容与鼓励,没有母亲的奉献与支持,没有母亲的隐忍与陪伴,就没有史铁生。

    学完《秋天的怀念》,我让孩子们读读《我与地坛》。

    第一次摇着轮椅进入地坛时,史铁生就已经双腿瘫痪了。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

    他在这幽静古园中,遇到了一对恩爱的夫妇、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爱喝酒的老者、一多可爱而又不幸的兄妹,他们给了史铁生很多启迪。

    他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他在地坛中大多是思考,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思考母亲。

    不能承受生命之痛,残疾的躯体,在轮椅上思考,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应该健康的活着,恪守并遵循生命的轨迹。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他在地坛里回忆母亲的片段。史铁生由于瘫痪而烦躁不安,他的母亲担心他出事,在史铁生去地坛的时间里,总是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可惜的是,母亲的爱史铁生直到母亲逝世才感悟,才后悔自己没有关心过她。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

    读到此处,我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等明白时已经太晚。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史铁生《合欢树》

    读懂史铁生,就读懂了爱,读懂了母亲的包容与理解,读懂了母亲的隐忍与伟大,读懂了他成长中的悲苦与辛酸。

    我让孩子们读史铁生,就是想让他们体会母爱的伟大,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多一份包容与体谅,未来少一份后悔与遗憾。

    还想让他们明白:人在与命运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强足可以令天地为之动容。

    在生命的轮回中他不断接受来自自己内心的拷问,“我为什么而活”。在无数次拷问中,他最终他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并活出了一个虽历经痛苦,但内心却越来越丰富的自己。

    著名学者周国平说,他是中国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

    透过这些有灵魂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他坐着轮椅在地坛的树荫底下向着远方凝视,一会儿收回目光喃喃自语:

    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铁生,读懂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pa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