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河南有一位40岁的男子,工作就是每天吃辣条。
他平均一天要品尝40根辣条,一年至少就要吃12000根辣条。
而正是这样看上去没什么技术难度的职位,年薪百万都挖不走他。
他就是“辣条品鉴师”,全国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不超过5个,因为其稀缺性和重要性,所以高薪。
而这个职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能够生产出口味最佳的辣条。
做辣条的研发,可能一两克的配料差别,就会影响辣条的味道,这是普通人尝不出来的。
为了不影响味觉的判断能力,辣条品鉴师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比如说,平时不能吃带有一点刺激性的食物,不能抽烟、喝酒、吃槟榔......
他每天要一遍遍去检测制作辣条的各项数据,一遍遍测试,然后进行调整,直到达到完美。
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几年,他研发测试的辣条,有的不光在国内卖得火,在国外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世界这么大,有太多领域我们没有深入了解,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好多特殊的职业。
比如说,有年薪38万的食物摆拍员,他们通过调光线、摆造型和P图,让食物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
有年薪35万的小鸡性别鉴定师,有月薪过万的品水师,还有在草原上巡逻把倒地的羊扶起来的抖羊人......
看了他们我才知道,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有多重要。
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价值,更决定了他的潜力以及能走多远。
02
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①在职场中,学会尽全力打造自己的长板。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
但其实,我们可以对木桶有很多衍生的思考,不同的看待视角。
比如说,如果把木桶倾斜下,即使有短板很短,仍然有较大的容水量。长板越长,容量越大。
俞敏洪说过一段话:“要成为专家,就要研究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
在那个领域中,你是最顶尖的,至少是中国前10名,这样无论任何时候你都有话说,有事情可做。”
他原来想成为中国研究英语的前100名,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
所以他就背单词,用1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英文词典,成为了中国单词专家。
他出版的红宝书系列,从初中到GRE词汇有十几本,年销量100万册,稿费比他正式工作的收入都高得多。
我们可以像他一样,探索自己感兴趣且有发展空间的领域,然后深耕细作,尽全力让自己的长板更长。
②打好长短板的组合拳。
像俞敏洪这样,有一个特别长的长板,并不容易,对普通人而言,倒是更可能有不少的短板。
更多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都是各有长短板。
我们可以学习的是,像田忌赛马中的孙膑那样,打好组合拳。
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就能做到三局两胜。
因此,没有特别长的长板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打组合拳,获得高的综合分。
就像企业中的高管,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但却是智商不错、情商不错、逆商不错的人。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在某个任务情境下,最后表现得好不好,关键看会不会组合,会不会用乘法原理。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须活得swag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