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 语
字| 1651
远远看见认识的人,不知道是该打招呼还是该绕路走;
害怕聚会,恨不得把自己埋在食物堆里一个人埋头吃;
讨厌和不熟的人待在一起,说话总是躲闪别人的眼睛;
时不时打开手机,不是因为爱玩手机,只是害怕尴尬;
网络上无话不说,可见了面无话可说,一句话就冷场。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怀有这些想法的你,渴望以一种更勇敢、自信又放松的方式与人交往吗?
认知治疗学院创始人之一,[英]吉莉恩·巴特勒女士的经典著作《无压力社交》,给出了针对社交恐惧人士的自助指南,可以帮你转变信念和行为,让社交更自在。
书中给出了克服“社交焦虑”的三个策略:减少自我关注,改变思维模式,改变行为模式。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紧张,感到焦虑,是因为我们把太多的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感受到的是身体紧绷、僵硬,脸上发烫,大脑一片空白。
当我们关注自己,会下意识觉得别人也在关注自己,这就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不小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是自己造成的,并不是社交带来的。
克服“社交焦虑”的第一个策略,是“减少自我关注”,转移注意力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倾听他人讲话,他讲的话有什么逻辑,讲话的时候是什么反应?
看看周边的环境,身处何方,能够看到什么,如何来描述这些?
当把注意力转移,有限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焦点不在自己身上,缠绕在身上的“绷带”也就松了绑。
对社交的恐惧,主要来源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当我们不知道该不该打招呼,闪躲别人的眼睛,其实害怕的是不知道说什么的尴尬。担心不懂得怎么开口,担心自己表达不当又成了“话题终结者”把天聊死,更担心别人因此对我们产生的看法和评价。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认真审视自己,识别自己脑中的想法,弄清楚当感到焦虑的时候,自己在想些什么。
比如:
在你开始感到焦虑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想象中当时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在那个场合中有哪些事是你在乎的?
这个经历对你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与自己对话,找到内心真实的想法。
第二步,找到替代性的思维,找到替代性的思维模式是使自己感觉更好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能够快速建立起信心的方法。
在找到替代性的思维模式前,要先对那些困扰你的想法提出质疑。
比如:
那些令你不安的想法,是事实还是你的猜想?
如果此刻的你更加自信,又会怎样看待这件事?
有哪些片面的想法会影响你现在的思考?
推翻那些让自己感到糟糕的想法,再去寻找对自己有益的思维模式。
最重要的是,聚焦你的实际目标,替代的思维模式,要对你有作用,支持你要达成的目标才行。
面对社交恐惧,我们有时总会刻意回避,能躲就躲,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缓解我们心里的焦虑。
可是,回避能够杜绝恐惧吗?回避也许会更加加剧恐惧的程度,因为越是回避,它越是存在在想象当中,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想象空间,想象中的危险要比现实中的严重得多。
改变行为模式的前提是,先认清楚我们目前的行为模式,辨别是自己的哪些想法促使产生这样的行为。
参加聚会,总是一个人埋头狠吃,其实并不是自己有多饿,只是觉得面对不太熟的人,不知道该怎么打开话题,如果话题很冷场,如果没人能够接上话,那样会不会很尴尬,算了,还是自己默默吃东西好了。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才能让那个行为模式成立。
那么改变这种行为模式,从改变安全行为做起,比如,尽量和身边的人,或者看起来比较“无害”的人,试着去分享一些最近的经历或者觉得有趣的事。
先勇敢做出这个改变,再来评估改变后的结果。
得到了怎样的反馈呢,发现他们确实听了你说的话,很热情地和你聊起电影,并没有把你排除在外。
这就是克服“社交焦虑”的三个策略:“减少自我关注”、“改变思维模式”、“改变行为模式”。
读完这本书,发现很多时候,社交焦虑,只存在在自己的脑海中,外界也许风调雨顺,自己却已经脑补了一场大戏。
《无压力社交》这本书,是一本写给“社交恐惧”人士的自助指南,通过“减少自我关注”、“改变思维模式”、“改变行为模式”这三个转变信念和行为的方法,让我们从社交旁观者变成社交参与者,让社交更自在。
期望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路上,都能够做更勇敢、自信又放松的自己。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