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时的遐想

作者: 重启征程6817 | 来源:发表于2021-07-07 16:03 被阅读0次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道德经》帛书版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亦无得所故。

                                                                ------《心经》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陷入了追求一种确定性的东西,而且对非确定性的东西十分的恐惧,以至于无法面对这些非确定性的东西。

    科学和理性的特点之一就是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只能被人类发现,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每一次科学基础理论革新之前人们都希望可以借此来解释所有东西的生成演化规律。

    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科学理论技术的革新,一部分哲学家就发现,我们认识的客观世界的方式随着科学理论的革新而不断地变化。

    这里可以做一个比喻:假设客观实在是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轴和纵轴,而我们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一个反比例函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无限靠近,但无法相交。

    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而且这种比喻过于理想化,十分的不现实。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不可能以纯粹理性的方式生活,我们人类是一种感性和理性交错而成的复杂体,万不可执一而论相。

    我们对恐惧本身的恐惧远比引起恐惧本身的事情更能使我们恐惧。

    此时感性代替理性而掌控大脑,使我们的身体远离危险,这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恐惧。而理性才能让我们克服恐惧。

    在完全被恐惧支配之后,所做出的一切完全是下意识行为,一切全都是本能,其他的全都是假的。就类似于格斗选手在比赛时的动作,没有办法思考同时也没有时间思考,一切的一切全都是下意识行为。同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实现”肌肉记忆“来代替”大脑记忆”。

    这种思考会陷入一个不可知论的陷阱,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思维到我们主观意识认识到的客观世界,其余的东西是超出经验范围之外的,属于不可知的。

    由不可知论可以推知有很多自然现象是无法解释的,这是因为它们是“超验”的我们经验不到,所以无法得知。

    由此可以与不确定性联系起来,不可知的“超验”为不确定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并由此而思考出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框架。

    正如道德的褒贬一样,人们取食蜂蜜,便赞美蜜蜂的勤劳,老鼠偷吃粮食,边人人喊打。可见,在人类语言之中,人类的道德标准是不确定的。泰坦尼克号是一个悲剧,但对于其在餐厅之中的活海鲜来说,不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吗?

    启蒙运动以来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以确定性为基础,并且在科学上对确定性把表现为高度肯定的状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我们对科学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并由此逐渐的发展出了“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

    尤其是量子力学的建立,他告诉我们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现实中不确定性的事物远比确定性的事物更加的真实,而且比起确定性的事物而言,不确定性的事物更具有美感。就比如说道德经开头的第一句话“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法诉说。

    在一段关系之中,其实最如胶似漆的阶段是暧昧期,既没有建立恋爱关系也没有什么海誓山盟,只有两个灵魂的交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关系的确立,这种朦胧的美感逐渐的消逝。此时很多的情侣都熬不过这段时间而分开。分开的时候什么海誓山盟,什么花前月下都是纸老虎,所有的确定性预言都烟消云散。

    绝对价值的丧失会带来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每个人对恐惧本身之为恐惧的理解或许并不是特别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恐惧本身肯定是从无数个个性之中归纳出来的共性。

    不知道从那一刻开始,我先喜欢上了确定性的东西,因为这种确定性的东西会带给我安全感,或者说是当我能用我认为正确的方法来解释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的时候,我就会感到十分的安全,这种安全既是心理的安慰,也是生理上的舒适。

    当我发现不确定性的东西远比确定性的东西更加的真实,具体的时候,内心的惶恐就出现了,虽然无法诉说真正的问题在哪里,但是恐慌的出现就代表着一定是那里出现了问题,或者说我都开始怀疑“恐慌之为恐慌”其本身是否能够作为“恐慌”而成立。

        当个体脱离集体的时候,自我意识开始出现,集体意识逐渐的减轻。此时会出现一种恐慌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就是集体给予的安全性消失所导致的。就比如说,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所以我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地方都始终相信在我遇到危险的时候祖国一定会来接我回家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有必要指出的是这种”脱离“并不是空间上的,而是心灵上的,是意识形态上的。很多出国之人都有强烈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是一种集体意识-----对祖国的热爱。不过当意识形态渐行渐远,就会发现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恭豸”,他们有着高素质,高学历,高文化,但是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当我们坐在办工作上,构思自己经验之外的事情,其实就会发现此时的语言是如此的苍白无力,无法真正的去真实的地描摹一件事情。就比如说是“下地干活”,我们看着李子柒的视频感觉十分的优美,但是这仅限于没有干过农活的一部分群众。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干过很多农活的的人来说:长时间的“日光浴”使皮肤皲裂,身上的汗水和内衣混合在一块,十分的不舒服。但为什么会有十分优美的感觉呢?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生活本身是具体的,是具象的,但是具体的东西往往过于真实,每个事物本身都含有对其自身的否定,我们一旦发现了这件事物的两面性,就有一种用理性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此时事物本身就变得平常化。

    但是艺术则不然,艺术是生活的抽象化,艺术本身是人主观思想的产物,也就是说艺术是主观的,而且无法用客观的方式去完全的描述它,描述的越准确,则离真正的艺术越来越远。人有很多的共性,同样,人的主观思想也有很多的共性,我们通过主观意识对客观生活进行加工得来的艺术,会在那些共性的地方得到共鸣,进而减少对“事物本身否定”的思考。

    一些遐想,或真,或假,皆是我之所见,所闻,并由此产生的所感,所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摸鱼时的遐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rt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