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翻译服务 机器翻译结果的译后编辑 要求》

《翻译服务 机器翻译结果的译后编辑 要求》

作者: 翻译技术点津 | 来源:发表于2022-05-22 12:03 被阅读0次

引言

为满足翻译和本地化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机器翻译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很多翻译服务提供方和客户都认识到,在时间非常紧张和/或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使用机器翻译系统是完成翻译项目的一个可行解决方案。使用机器翻译系统,客户能获得原本可能无法翻译的内容,降低翻译成本,在特定市场快速推出产品,并加快信息流动。另一方面,翻译服务提供方能够:

a) 提高翻译效率;

b) 缩短交付周期;

c)在客户对机器翻译需求日益增长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然而,并不存在与人工翻译效果完全相同的机器翻译系统。因此,翻译结果的最终质量仍然取决于人工译员及其译后编辑能力。

机器翻译系统迭代很快,制定一个通用性的机器翻译系统国际标准并不现实,这样做可能会扼杀创新或被翻译技术开发产业所摒弃。因此,本文件仅对机器翻译结果交付后人工操作(即译后编辑)的流程进行了规定。

翻译服务

机器翻译结果的译后编辑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对机器翻译结果进行深度人工译后编辑的过程要求以及对译后编辑人员的能力要求。

本文件旨在供翻译服务提供方(TSP)、客户以及译后编辑人员使用。

本文件仅适用于经机器翻译系统处理后的内容。

注:关于一般性的翻译服务,见 ISO 17100。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负责维护术语数据库在标准中的使用,术语数据库通过以下两个地址进行访问:

——IEC 术语数据库:Electropedia: http://www.electropedia.org/

——ISO 在线浏览平台:http://www.iso.org/obp

3.1 机器翻译的相关概念

3.1.1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MT

使用计算机应用程序将文本(3.2.6)从一种自然语言自动翻译(3.4.2)成另一种自然语言。

[来源:ISO 17100:2015,2.2.2,有修改——删除了“语音翻译”的内容,因其与本文件并不相关;另外,将“自动化”(automated)修改为“自动”(automatic),以避免与翻译记忆库工具混淆]

3.1.2  机器翻译结果 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MT output

机器翻译(3.1.1)的结果。

[来源:ISO 17100:2015,2.2.3,有修改——将“成果”(outcome)修改为“结果"(result)]

3.1.3机器翻译系统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用于实施机器翻译(3.1.1)的技术。

3.1.4 译后编辑 post-edit

编辑和更正机器翻译结果(3.1.2)。

[来源:ISO 17100:2015,2.2.4,有修改——删除了注]

3.1.5深度译后编辑 full post-editing

为获得与人工翻译(3.4.3)效果相当的译文而进行的译后编辑(3.1.4)过程。

3.1.6轻度译后编辑light post-editing

无需获得与人工翻译(3.4.3)效果相当的翻译产品,仅以获得可理解的文本为目标的译后编辑(3.1.4) 过程。

3.2 语言和内容的相关概念

3.2.1内容 content

任何形式的信息。

示例:文本、音频或视频等。

3.2.2源语言 source language

待翻译(3.4.1)内容(3.2.1)的语言。

3.2.3源语言内容 source language content

待翻译(3.4.1)的语言内容(3.2.1)。

[来源:ISO 17100:2015,2.2.3]

3.2.4目标语言 target language

由源语言内容(3.2.3)翻译(3.4.1)而成的语言。

[来源:ISO 17100:2015,2.3.6]

3.2.5目标语言内容 target language content

由源语言内容(3.2.3)翻译(3.4.1)而成的语言内容(3.2.1)。

[来源:ISO 17100:2015,2.3.3]

3.2.6文本 text

书面形式的内容(3.2.1)。

[来源:ISO 17100:2015,2.3.4]

3.2.7自然语言 natural language;NL

来源未知,以人类交流常用的特定方式持续发展的语言。

[来源:ISO/TS 24620,2.12]

3.2.8

受控自然语言 controlled natural language;CNL

受控语言 controlled language

为减少或消除模糊性和复杂性而对语法和词典做出规定和限制的自然语言(3.2.7)子集。

注1 :受控自然语言用作通用词,是不可数名词,指所有受控自然语言的抽象属性,而非某一特定自然语言或满足某特定用途的应用。受控自然语言是经过工程处理(即构建)的语言,旨在减少或消除模糊性和复杂性,帮助人类读者(尤其是非母语用户、非专家人士和理解力有限的人士)阅读文本(3.2.6),并使文本更适合计算机处理。

注2:受控自然语言是对特定自然语言进行工程处理(即构建)后的语言,在词汇、句法或语义方面受到更多限制,但 同时保留大部分自然属性。在这里,受控自然语言是可数名词。

[来源:ISO/TS 24620,2.6]

3.2.9句段 segment

由计算机应用程序生成的便于翻译的文本(3.2.6)单位。

注:句段可以是句子、标题或其他文本单元,如短语、单词或单个字符。

3.2.10 区域特性locale

目标受众在语言、文化、技术和地域习俗等方面的特性、信息或习俗的集合。

3.2.11语域 language register

用于特定目的或在特定的社会或行业领域所使用的语言类型。

3.3 人员或组织的相关概念

3.3.1

客户 client

顾客 customer

通过正式协议委托翻译服务提供方(3.3.5)提供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注:客户可能是寻求或购买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并且可能来自翻译服务提供方(3.3.5)的外部或内部。[来源:ISO 17100:2015,2.4.3]

3.3.2译员 translator

从事翻译(3.4.1)的人员。

[来源:ISO 17100:2015,2.4.4]

3.3.3审校员 reviser

审校翻译结果(3.4.4)的人员。

[来源:ISO 17100:2015,2.4.5,有修改——因在“审校”的定义中已有说明,此处无需指明“对照源语言内容”]

3.3.4译后编辑人员 post-editor

从事译后编辑(3.1.4)的人员。

3.3.5翻译服务提供方 translation service provider;TSP

提供翻译服务(3.4.5)的语言服务提供方。

注:翻译服务提供方可能是翻译公司、翻译机构、翻译组织(营利、非营利或政府机构)、自由译者或译后编辑人员, 或内部的翻译部门。

[来源:定义引自ISO 17100:2015,2.4.2,有修改]

3.3.6项目经理 project manager;PM

负责管理翻译项目或译后编辑项目的相关方面及其过程的人员。

[来源:ISO 17100:2015,2.4.8,有修改——增加了“译后编辑”,以与本文件的内容更为相关]

3.4 翻译的相关概念

3.4.1翻译 translate

以书面形式将源语言内容(3.2.3)转换成目标语言内容(3.2.5)。

[来源:ISO 17100:2015,2.1.1]

3.4.2翻译(翻译过程)translation

将源语言内容(3.2.3)转换成目标语言内容(3.2.5)的过程集合。

[来源:ISO 17100 = 2015,2.1.2,有修改——无需提及“书面形式”;另外,为避免与翻译结果的定义相混淆,删除了注。]

3.4.3人工翻译 human translation

由译员(3.3.2)完成的翻译(3.4.2)。

3.4.4翻译结果 translation output

翻译(3.4.2)的结果。

3.4.5翻译服务 translation service

客户(3.3.1)与翻译服务提供方(3.3.5)通过交流互动产生的无形产品。

[来源:ISO 17100:2015,2.1.6]

3.4.6翻译记忆库 translation memory ;TM

源语言(3.2.2)和目标语言(3.2.4)的配对句段(3.2.9)数据库。

注1:翻洋记忆库的目的在于方便调取和使用先前翻译过的内容。

3.4.7审校 revision

对目标语言内容(3.2.5)和源语言内容(3.2.3)进行双语对照检查,以确定其符合约定用途。注:“双语编辑”有时用作双语审校的同义词。

[来源:ISO 17100:2015,2.2.6]

3.4.8核验 verification

由翻译服务提供方(3.3.5)的项目经理(3.3.6)确认是否符合项目要求。

[来源:ISO 17100:2015,2.5.1——为清楚起见,增加了“翻译服务提供方”]

译后编辑过程

4.1 总则

译后编辑是在机器翻译结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旨在检查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改进文本,提高文本可读性,并更正错误。译后编辑与翻译有所不同,因为涉及三个文本:源文本、机器翻译结果和最终目标文本。

译后编辑主要有两个层次:轻度译后编辑和深度译后编辑;采用哪个层次取决于翻译结果的用途和客户的要求。本文件规定了深度译后编辑。附录B说明了轻度译后编辑。

译后编辑的过程可以是自动译后编辑,也可以是人工译后编辑。附录E说明了自动译后编辑。人工译后编辑是指由译后编辑人员对机器翻译结果进行人工编辑的过程。

译后编辑过程可以发生在所有待处理文本已被机器翻译系统处理过的环境中,也可以发生在一个集机器翻译、翻译记忆库和术语管理于一体的多模式翻译工作环境中。

译后编辑的结果是否录入翻译记忆库(自动录入或部分录入),取决于翻译服务提供方的流程及其客户的质量保证要求。

4.2 生产前过程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具有相关流程,在必要时与客户协商,确定源语言内容是否适合机器翻译及其后续的译后编辑,因为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组合效率取决于机器翻译系统、语言组合、源语言内容的领域和风格。

可在机器翻译前对源语言内容进行译前编辑,以便于机器处理,改进原始机器翻译结果的质量,从而减少译后编辑的工作量。附录C说明了译前编辑。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与客户达成协议,并保留记录。如通过口头或电话达成协议,翻译服务提供方应以书面形式(例如,通过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确认该协议及条款。

无论是否具有契约性,该协议应包括或引用商务条款及项目要求。该协议也可要求与本文件的相关内容保持一致。附录D列出了协议可纳入的要素清单。

在采取任何偏离原协议的行动之前,所有各方应就此等行动达成一致意见,并且所商定的修订应与原始协议文件一并记录和保存。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确保译后编辑项目的要求得以识别、记录并可供译后编辑人员使用。翻译服务提供方还应确保译后编辑人员知晓项目的相关要求(例如,质量水平和目标受众等)与适当的示例,并遵守执行。

注1:译后编辑项目的要求可以是客户陈述的要求或翻译服务提供方服务程序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二者的组合。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确保源语言内容和待进行译后编辑的文本采用了译后编辑人员可以使用的格式。通常,这是指在标准软件应用程序中产生的用于编辑文本(在需要编辑文本的情况下)或用于阅读文本(在参考源语言内容的情况下)的文件。

翻译服务提供方与客户协商后应确保译后编辑人员能够使用所有参考资料和任何资源进行译后编辑。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将机器翻译结果的预期可用度告知译后编辑人员。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确保待进行译后编辑的文本标注相关指示/标记,以正确区分机器翻译结果和其他来源(例如,翻译记忆库)的翻译结果。

注2:待进行译后编辑的文本可以是机器翻洋系统的输出结果,也可以是集成了不同来源(例如,翻译记忆库和机器翻译)的翻译结果。

4.3 生产过程

4.3.1 译后编辑过程的目标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确保译后编辑人员在译后编辑过程中始终满足以下目标:

a) 译后编辑结果的可理解性;

b) 源语言内容与目标语言内容的对应性;

c) 符合翻译服务提供方制定的译后编辑要求和项目要求。

4.3.2 对译后编辑结果的要求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确保满足以下要求: 

a) 术语/词汇一致,符合特定领域的术语;

b) 使用标准语法、拼写、标点、变音符号、特殊符号和缩写,符合目标语言的其他拼写习惯;

c) 遵守适用的标准;

d) 正确排版;

e) 适用目标受众和目标语言内容的用途;

f) 遵守客户与翻译服务提供方所签协议。

另外,如果客户与翻译服务提供方所签协议和项目要求中包括以下任何一项,翻译服务提供方应确保满足这些要求:

——符合客户提供的术语和/或任何其他参考材料;

——符合任何专有和/或客户风格指南(包括语域和区域特性);

——符合译后编辑指南。

注:关于客户与翻译服务提供方所签协议,见附录D。

4.3.3 译后编辑人员的任务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确保译后编辑人员执行以下任务:

a) 阅读机器翻译结果,并评估是否需要对目标语言内容进行重新表述;

b) 使用源语言内容作为参考,以便理解并在必要时纠正目标语言内容;

c) 使用机器翻译结果中的现有要素或提供新的译文来生成目标语言内容。

4.4 生产后过程

4.4.1 最终核验和交付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具有相关流程,在向客户交付译后编辑结果之前,根据项目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核验。

4.4.2 反馈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具有相关流程,以获取译后编辑人员对机器翻译系统效能的反馈,从而改进机器翻译系统和后续流程。

译后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资格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确保译后编辑人员具备下列能力和资格:

5.1 能力

a) 翻译能力:翻译内容的能力,包括在语言内容理解和生成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按照客户与翻译服务提供方所签协议、翻译服务提供方与译后编辑人员所签协议及其他项目要求,交付目标语言内容的能力。

b) 使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理解源语言、熟练使用目标语言,以及掌握文本类型的一般或专业知识的能力(如适用),包括应用该知识以生成文本或其他目标语言内容的能力。

c) 研究、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高效拓展必要的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内容,并翻译成目标语言。研究能力还要求具有使用研究工具的经验,并具备制定恰当策略来有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的能力。

d) 文化能力:拥有相关知识,并运用符合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特征的行为标准、价值体系以及区域特性等相关信息的能力。

e) 技术能力:利用技术资源,包括使用工具和信息技术(IT)系统支持整个翻译过程,来完成翻译过程中的各项技术任务的知识、本领和技能。

f) 领域能力:理解并掌握以源语言生成的专业领域内容,并以目标语言予以呈现的能力。

5.2 资格

翻译服务提供方应通过译后编辑人员提供的证明文件来确定其是否符合本文件的服务资格,译后编辑人员应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之一:

a) 获得公认高等教育机构授予的翻译、语言学或语言类专业学位,或具有充分笔译训练的同等专业学位;

b) 获得公认高等教育机构授予的其他专业学位,并且具有相当于两年全职专业翻译或译后编辑的经验;

c) 具有相当于五年全职专业翻译或译后编辑的经验。

5.3 专业素质

译后编辑人员应采用专业方法来处理译后编辑任务,并且:

a) 具备机器翻译技术的一般知识,并基本了解机器翻译系统的常见错误;

b) 具备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一般知识;

c) 具备根据译后编辑所需时间和工作量来判断项目是否可行的知识和能力;

d) 能够遵守指示,专注于特定问题并根据给出的内容进行更正。

译后编辑人员宜具有就机器翻译结果的经常性错误提供结构化反馈的能力,以促进机器翻译系统的改进。

译后编辑人员宜基本了解术语管理系统与机器翻译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

注:关于译后编辑人员培训可包括的内容,见附录A。

深度译后编辑的要求

对于深度译后编辑,结果应准确、可理解、风格适当,句法、语法和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目的是产生与人工翻译结果效果相同的译文。尽管如此,仍建议译后编辑人员尽可能多地使用机器翻译的结果。

对于这种层次的译后编辑,译后编辑人员应重点关注:

a) 确保未添加或遗漏信息;

b) 修改任何不恰当的内容;

c) 在意思不正确或不清楚的情况下重组句子结构;

d) 生成语法、句法和语义均正确的目标语言内容;

e) 遵循客户和/或领域专业术语规范;

f) 遵循拼写、标点符号和断字规则;

g) 确保使用适合文本类型的风格,并遵守客户提供的风格指南;

h) 遵循格式规则。

附录

附录A

(资料性)

译后编辑人员培训

对语言专业人员进行译后编辑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

a) 有助于满足逐渐增长的翻译需求,缩短交付周期;

b) 为语言专业人员提供译后编辑所需要的技能,这不同于翻译技能;

c) 提高语言专业人员对机器翻译及其能力的认识,以更好地适应机器翻译环境中的译后编辑项目;

d) 推动机器翻译技术生产的发展和创新。

译后编辑人员培训可包括:

——翻译记忆库和机器翻译技术的高阶使用,以便能够对翻译记忆库和机器翻译系统的组合结果进行译后编辑;培训宜包括关于典型机器翻译错误的信息,例如,风格问题、字对字翻译、语法错误(包括否定翻译错误、动词翻译错误等)、翻译了不应被翻译的名称等;

——深度术语工作,包括术语库管理,例如,具有各种术语管理系统和TBX(TermBase eXchange)等术语交换格式的知识;

——高级文本处理技巧,以便能够使用宏以及查找替换功能;

——轻度译后编辑和深度译后编辑的实践;

——使用质量工具在项目结束时执行质量检查。

附录B

(资料性)

轻度译后编辑

除了深度译后编辑之外,还有一个本文件未涵盖的层次。该层次通常适用于最终文本不用于发布而主要用于掌握文本核心信息的情况。该层次译后编辑的结果应可理解并准确,但不要求风格适当。

对于这种层次的译后编辑,译后编辑人员应侧重于:

a) 尽可能多地使用原始机器翻译结果;

b) 确保未添加或遗漏信息;

c) 修改任何不恰当的内容;

d) 在意思不正确或不清楚的情况下重组句子结构。

附录C

(资料性)

译前编辑

译前编辑指在机器翻译之前修改源语言内容,以便于机器处理,提高原始翻译结果的质量,从而减少译后编辑的工作量,尤其是在一个文档要被机器翻译成多个语言的情况下。

译前编辑所涵盖的准备活动范围可能很广,也可能很窄。从最大范围来讲,可以与受控自然语言输入合并,根据固定规则编写源语言内容,使其更容易被自动翻译。这被称为基于语言学知识的译前编辑。例如,使用相对较短的句子,避免某些复杂或模糊的句法结构或确保一直使用相同的术语,避免使用同义词。

从最小范围来讲,译前编辑通常指通过检查拼写、检查格式以及标记无需翻译的地址和专有名词等方式来清理源语言内容。可以使用辅助译前编辑的工具,例如,自动将每个句子分割成简短的自然短语,在必要时人工翻译这些短语。这种人工工作可以提高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减少译后编辑的工作量。

如果要将一个文件翻译成三种以上语言,则强烈建议进行译前编辑,因为将时间投入到基于语言学知识的译前编辑,可以确保可能的最佳机器翻译结果,减少每种目标语言的译后编辑成本,因此,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如果要将文档翻译成一种语言,再将其作为源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那么译前编辑也至关重要。

如果在准备机器翻译时将源语言内容转换为受控自然语言,那么这种情况可视为译前编辑的特殊情况。这种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专门的受控自然语言工具自动进行,但必要时,需要对这些工具进行调适。

附录D

(资料性)

客户与翻译服务提供方所签协议和项目要求

D.1 总则

本附录列出了客户与翻译服务提供方所签协议和项目要求中可纳入的要素。

注:协议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D.2 商业条款

商业条款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

a) 保密条款和保密协议;

b) 交付产品的版权以及翻译记忆库等副产品的使用限制;

c) 支付条款(如30天内付款或10天内付款可获2%折扣);

d) 担保;

e) 责任;

f) 争议解决程序;

g) 适用法律的选择。

D.3 项目要求

项目要求可包括以下要素:

a) 工作范围,包括标准服务和增值服务,前者如翻译、译后编辑、检查(译员自检)、审校(审校人员)及单语审校等,后者如重写、改写、创译、对齐等;

b) 工作场所要求(例如,当工作须在预定地点完成时,应说明工作场所要求);

c) 项目进度和交付日期;

d) 报价,包括货币种类;

e) 源语言内容的相关信息(例如,来源、规模和所用的机器翻译工具);

f) 产品在语言方面的需求明细,包括标准需求项和可选需求项;标准语言规范的示例包括符合客户和/或特定领域的术语、词汇衔接和短语等;

g) 语言;

h) 受众,用途;

i) 目标语言内容(包括术语)的语义准确度和流畅度(例如,句法、拼写和词汇衔接等);

j) 符合风格指南;

k) 符合区域特性和适用标准;

l) 必要时,对语言方面的附加需求(如语域)。

D.4 附加项目要求

附加项目要求可包括但不限于:

a) 技术的使用(机器翻译系统、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桌面排版工具和本地化工具等);

b) 客户向翻译服务提供方提供的材料(为确保最佳结果,提供的源语言内容应采用机器可处理的形式);

c) 项目期间的沟通,以及项目交付后的反馈处理;

d) 目标语言内容的格式和版式要求(如果不同于源文件);

e) 交付方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协议(FTP)等;

f) 翻译类型(例如,本地化或一般通用类、创译类等)或译后编辑的类型(轻度或深度);

g) 署名(出版的翻译作品中是否出现翻译服务提供方名称)。

附录E

(资料性)

自动译后编辑

E.1 总则

自动译后编辑指由计算机应用程序来更正机器翻译系统所产生的错误。自动译后编辑在机器翻译解码后进行,将先前人工译后编辑的版本作为训练材料,从中获得知识。

E.2 自动译后编辑的目标

自动译后编辑的目标是改进机器翻译结果。通过自动译后编辑,可以:

——处理机器翻译的系统性错误;

——为译后编辑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机器翻译结果,以减少(人工)译后编辑的工作量;

——使通用系统的翻译结果实现特定应用领域所要求的词汇/风格。

参 考 文 献

[1] ISO 17100 Translation services—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ion services

[2] ISO/TS 24620 Language resource management一Controlled natural language (CNL)

[3] TAUS (Translation Automation User Society),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guidelines. Sharon O'Brien and Fred Hollowood, November 2010?Published by TAUS BV, De Rijp, The Netherlands

[4] TAUS (Translation Automation User Society), Best practices in post-editing. Andrew Jos-celyne and Colin Brace, March 2010, Published by TAUS BV, De Rijp, The Netherlands

[5] O'BRIEN.Sharon. Teaching Post-editing: A Proposal for Course Content. The 6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14-Nov-02-15-Nov-02, Man­chester, UK

转载来源:中国翻译协会

转载编辑:冯春霈、陈雨

排版:冯春霈

审核:陈杲、孙伊丽

关注VX公众号“语言服务行业”,了解更多语言服务行业与翻译技术相关的资讯和洞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翻译服务 机器翻译结果的译后编辑 要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sk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