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言微语.效能分享07】
本周分享会的主题是冥想,对于冥想这个话题呢,其实我一直比较感兴趣,但不太懂,想得最多的就是禅坐还有瑜伽冥想,很羡慕他们这种宁静致远的生活。
前几天我在简书上分享了一篇文章《驱动力的三个层次》,结合今天的主题“冥想”,我突然意识到:除了驱动力,还应该有定力,驱动力可以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但定力才能够让我们走得更长久、更优雅。驱动力和定力就如同油门与刹车,在动与静的平衡中带领我们能够走得更远、更美、体会到更多的风景。这就是一种平衡之美!
多种维度的平衡之美
1、人生八维度的平衡:事业、生活、情感、财富、社交、学习、娱乐还有梦想,平衡发展才是幸福人生。
2、动与静的平衡。儒家、道家、佛家都认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动静平衡才能实现力与美的展现。
3、快与慢的平衡。互联网有句经典“快即是慢,慢即是快”。欲速则不达,我们需要以静促动。
4、厚与薄的平衡。厚积才能薄发
5、简与繁的平衡。我们期待繁花似锦,但更追求大道至简。
如何做到平衡
我认为动静结合,才能和谐平衡。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动静结合,方可形神合一。
1、我们要记录: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记录是强制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足迹;
2、我们要反思: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反思是让我们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足迹是否偏离了方向。
3、我们要冥想。在《驱动力的三个层次》这篇文章里我提到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将带来强大的驱动力;同时也提醒到:感性也有很好、很美的一面。而认识冥想之后,我进一步意识到,这不就是让我们在理性托起的高空飞翔之后,再重回感性层面,实现完美的轮回吗!
4、我们要自我觉察,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国际上有专家指出,自我觉察是21世纪生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对自己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的人能够作出更明智的决策。专门有本书叫《洞察力》对此作了深入分析。我们通常认为不断反思就会提升对自我的洞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但其实未必。反思与自省常常停留在一种依靠逻辑的、理性层面的思考;但许多时候,看清真实的自己是极需依靠情绪和内心感受的,这时候“体会与冥想”就起作用了。
中华效能分享文章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