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了《皓镧传》。精彩的剧情、演员的颜值、人物的命运,这些都是吸引我的地方。剧中的三位主演——聂远、吴谨言、茅子俊都光芒四射:一个是成熟稳重、野心勃勃;一个是表面温柔端庄,骨子里坚韧倔强;一个是表面儒雅俊逸、谦逊有礼,内在隐忍、城府深不可测。他们三个都有一个共同点:喜欢玩计谋,谋略过人。
这部剧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吕不韦的命运。吕不韦作为一个大商贾,具有投资的眼光,慧眼独具。在他眼里,皓斓是他成功的阶梯,而作为赵国质子的秦异人是他手里的奇货。他不会想到,这一趟生意折了,折掉了身家性命,为他人做了嫁衣。这是后话。
当时的他,为异人出生入死,说服华阳,取得华阳的支持,帮助异人逃脱赵国,返回秦国。再帮助异人当上皇帝。在异人死后,还兢兢业业辅佐他的儿子嬴政。他善待战俘、扶持百姓、平息瘟疫 、扩张版图……建立了丰功伟绩。一时权倾朝野。百姓对他交口称赞,官员对他俯首帖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这“一人”,嬴政,也得听他的,称呼他为“仲父”,在行冠礼前事事由他决断。
但是嬴政是一个铁血的君王。他是不会允许吕不韦凌驾于他之上的。君王对于功臣是要奖赏,但对于功高震主的功臣,却唯有除之而后快。
嬴政终于逮着一个机会,借着平息嫪毐叛乱的机会,顺带着将吕不韦也给逮捕了。本来吕不韦是要去平乱的,但他没有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最终吕不韦被罢官,贬为一介平民,发配边地。他离开后,神色中有着些许落寞和苍凉。又过了一阵子,吕不韦饮鸩自杀了。“饮鸩自杀”是官方的说法。而实际上,怎么死的,谁都不知道。不是电视里经常有皇帝默默测测处死人的场面吗?赐一杯鸩酒,对外宣称自杀,或者重病而亡。
有一些细节非常值得咀嚼。在吕不韦当权期间,朝堂上没有一个反对他的声音、没有一句反对他的话。吕不韦曾编撰《吕氏春秋》,公开书的内容,扬言“谁指出书中一处错误,赏一千金。”但是偌大的咸阳城,竟无一人指出。不是因为书中没有错误,而是因为吕不韦的威望。就在吕不韦被罢官之后,朝堂上的官员也没有落井下石,仍然有不少人为他说话。一个为他说话的,被嬴政处死了,两个为他求情的,被嬴政处死了。27个官员明知自己会被处死,仍前仆后继,毅然赴死。第28个官员进言,嬴政没有处死他,略做让步。但只是表面让步。最后,不还是让吕不韦“饮鸩自杀”了吗?在吕不韦被罢官,离开咸阳的路上,无数百姓自发地一路相送,表达他们对吕相邦的热爱之情。
吕不韦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众人拥戴他,不是惧怕他的权势,而是出自对他真正的热爱。甚至秦国百姓只知吕相邦,不知王上。这样一个功臣,皇帝怎么能容得下?
吕不韦聪明一世,却不懂得以退为进的道理、不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可悲可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到了哪朝哪代,都是一样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太露,祸不远矣——吕不韦的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