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三十七.燕臣昔恸哭》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一本无此二句)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注释译文:
燕臣¹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昔日,燕臣(邹衍)有冤而恸哭,五月间竟飞起了秋霜。
¹燕臣,指战国时的邹衍。王充《论衡》: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
庶女²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民女因受陷害而哀号,竟有风雷击中了齐王的殿堂。
²庶女,意为民女。《淮南子·览冥训》:庶女叫天,雷霆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高诱注:庶贱之女,齐之寡妇,无子不嫁,事姑谨敬。姑无男有女,女利母财,令母嫁妇,妇终不肯。女杀母以诬妇,妇不能自明,冤结叫天,天为行雷霆下击,景公之台陨坏,毁景公之支体,海水为之溢出也。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天地都被他们的精诚所感动,在为之悲伤,为之申冤啊。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而我,究竟为什么被赐金还乡,远离金銮殿旁?
浮云蔽紫闼³,白日难回光。
是浮云遮蔽了皇上的宫阙,使太阳难以发光。
³紫闼:帝王所居。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是沙尘弄脏了明亮的宝珠啊,是杂草在欺凌孤独的芳草!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古今冤屈事,想来同叹息。徒然流热泪,沾湿我衣裳。
译文改文章:
在遥远的古代,燕国有一位忠诚的大臣名叫邹衍,他因遭受不白之冤而痛苦地哭泣。某年五月,天空竟然飘起了秋霜。这位大臣的冤屈感天动地,仿佛连老天爷都在为他悲伤。
与此同时,在民间有一位民女含冤受屈,她伤心欲绝的哀号声惊动了天地。令人震惊的是,她的冤屈竟然引来了风雷,猛烈地袭击了齐王的宫殿。天地被他们的精诚所感动,为他们的悲伤而共鸣,为他们的冤屈而鸣不平。
而我,作为一位曾经在金銮殿旁效力的大臣,因谗言而被赐金还乡。我远离了金銮殿的繁华,孤独地漂泊在乡间。此时的我心如刀绞,泪水如涌泉般流淌。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我悲伤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浮云遮蔽了皇上的宫阙,使太阳难以发光;沙尘弄脏了明亮的宝珠,杂草在欺凌孤独的芳草。这些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朝廷的腐败和奸臣当道,贤良受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古今冤屈事,想来同叹息。我独自一人站在荒野上,望着远方天际,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忧虑。我的眼泪已经流干,只剩下无尽的哀思和愁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