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108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12-10 22:03 被阅读0次

2023-12-11 一百〇八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语音整理
今天,我们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的第十七章。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这一章从内容上看,仍然是孔子对历代先贤的评价,这一章评价的是晏婴。
晏婴,姓晏,名婴,字仲,谥平,所以孔子称他为晏平仲。
晏平仲可以说是春秋时代齐国的一个比较有贤能的人。先后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位国君,他身在齐国,名显诸侯,使齐国在桓公之后再次成为强国。
但是晏平仲其貌不扬,长得不太帅,尤其是个子不高。据《史记》记载,晏子长不满六尺。而曾子也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六尺,在春秋时代,只是一个儿童的身高。那晏子作为一个成年人,只有儿童的一样的身高,大概就是一个侏儒吧。
正是因为晏子身材矮小,所以一般人在与他交往的时候,难免就小看他。交往的时间长了,发现他德才兼备,才开始逐渐的敬重他。所以在这一章里,孔子在说的意思就是,晏子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德才出众,终究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但是,这一章还有另外一种解读的方法,就是“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个“敬”,不是别人尊重晏平仲,而是晏平仲尊敬别人。那意思就是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因为无论他和别人交往多久,都依然能够保持恭敬。这样一来,与第一种的解释呢,意思就大相迳庭。
第一种解释,更强调是一种结果。因为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往,同时,加上他德才兼备,时间长了,大家就会由最初的嫌弃,不看重而变得尊重。
第二种解释,则侧重于晏平仲与别人交往的过程。正是因为他能够对别人持久的尊重,所以得出来一个结论,他善与人交往。
我个人更加倾向于第二种解释。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这句话,“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首先孔子就对晏子一个评价,说他善于与人交往。他怎么善于和别人交往呢?“久而敬之”,就是对别人持久的尊重。对别人持久的尊重,那肯定也能够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再加上晏平仲本人,他德才兼备,所以他能够做到。
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种解释,“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就是说晏子善于与别人进行交往。那时间久了,因为他德才兼备,大家才敬重他。我们试想,如果一个人特别擅长与人交往的话,可能别人一开始就会尊重他,何须再等很久呢?
在这里,我觉得孔子是在评价晏平仲的交友之道。这个交友之道就是“久而敬之”。即便是认识了几十年的老朋友,每次见面,都能够依然保持足够的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习惯,给对方以足够的鼓励和肯定,而不会因为双方的关系特别熟就肆无忌惮的打趣、挖苦。
实际上呢,有时候儿夫妻之间,家人之间,由于关系太过紧密,往往对对方不够尊重,甚至呢,经常讽刺挖苦,这种情况。总之,没有了“久而敬之”这种态度,有可能也会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
由此可见,“久而敬之”,它不仅是一个交友之道,也是一个为人处世之道,放在婚姻家庭关系里边也是适用的。

孙中兴详解

孔子说:“晏婴因为很善于和人交朋友,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尊敬他。”

晏婴,字平仲,是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以节俭著称(《史记·管晏列传》),常常被拿来和管仲的奢华生活对照。对待君上,也能在国有道之时,顺命而行,国无道的时候,视情况(衡命)而行。古书中没有特别提到他交友的部分,所以不知道孔子这样说是不是有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故事。

“交”是交朋友,孔子的弟子说得比老师多:曾子说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篇》1.4);子夏说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篇》1.7);子夏的门人请教过子张“交”的问题(《子张篇》19.3)。

孔子这么夸奖晏婴,可是《史记·孔子世家》上记载:齐景公希望将尼溪的田赐给孔子时,晏婴极力反对,而且说了一些对孔子和“儒者”不利的话:“这些儒者,讲话很难捉摸而且不可以当成榜样,讲什么事情都是他们自己对,别人都不对;对于丧事又特别花力气,就算破产了也要办妥奢侈的丧事,大家可无法跟着这么做;他们到处游说国君用他们的办法来治国,这也是行不通的。自从周王室大权旁落之后,礼乐也不受到重视而有残缺。孔子就利用这个空缺,把礼节搞得很繁琐,应对进退的细节都很讲究,根本就是几生几世都学不完,就算花一年也难搞懂那些复杂的礼。如果国君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影响人民,我看是行不通的。”后来景公就打消了聘用孔子的念头。晏婴如果这样排斥过孔子和儒者,孔子还能说他“善与人交,久而人敬之”就是很奇怪的事了。

《孔丛子·诘墨》记载孔子的九世孙孔附就曾经跟人说过,类似以上这种晏婴排挤孔子的话,还有类似的记载,其实都是墨家矫称晏婴的故事。基本上是造谣。其实晏婴和孔子对于彼此的评价都很高,晏婴对孔门弟子的各项能力也极为赞赏,这就是孔子说出本章“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原因。作为孔子后人替先人辩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其他记载的佐证,而不是后人或敌人各自表述的立场而已。

历史有时候就是没有留下这样的证据。面对不同的传说,恐怕我们也要选择会让我们有正能量的那种。

杨伯峻注释

久而敬之:〈魏著作郎韓顯宗墓誌〉,“善與人交,人亦久而敬焉”,卽本《論語》,義與别本《論語》作“久而人敬之”者相合。故我以“之”字指晏平仲自己。若以爲是指相交之人,譯文便當這樣:“相交越久,越發恭敬别人”。

辜鸿铭译

孔子说:“晏平仲知道如何观察朋友之间真正的关系。无论和一个人交往多长时间,他都能始终保持长期不变的谨慎尊重。”

铎罡 书

相关文章

  • 《论语》讲堂留影62

    2023-10-10 六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 欢迎关注《论语大讲堂》和《三笑集》

    《论语大讲堂》发表友友们关于《论语》的解读和学习笔记,各抒己见,一起学《论语》。 《三笑集》发表友友们关于儒、释、...

  • 学习《论语》(108)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孔子:“孔文子这个人为...

  • 子厚论语讲堂

    语文百群读书会讲座076期 主题:《论语·八佾第三》上 时间:3月29日周四20:00-21:00 主讲:子厚(博...

  • 每天读论语-108

    读论语-108 原文(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人交朋友,...

  • 早读论语108天

    【原文】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 读《论语》有感

    高中语文老师酷爱读《论语》,还曾多次赴北京听《论语》讲堂,即使在高三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抽出几节课来给我们讲《...

  • 《论语》结营心得

    01班108号~柯松珠:论语共修心得 前言: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这是我在初中的时候学习,最早接触论语,但是当时...

  • 道德讲堂开课有感

    河南长垣 朱利民(2019.3.4) 昨天在众人的努力下,大张庄村《论语》一百公益读书会和道德讲堂成立。按...

  • 【新月《论语》小讲堂】为政篇1

    新月论语小讲堂 学而篇小结1至7 据上次洋洋洒洒一日万言,冒着灵感的小泡泡,写完《论语》学而篇小结,已经足足半个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1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vp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