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6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7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8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9我们若认自己有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10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2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3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4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5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6人若说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约一1:5-10;2:1-6)
【理解】
这是一封写给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一带教会的短信。也就是说,这是对已经信福音受洗归主的人讲的话。
一、要行在光明中
5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6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7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神本不可直接看见——这毫无黑暗的光我们不能直接观察。但是,我们可以透过这光在事物上的反照,可以间接地看见光。因为人信主(与神相交),所以,神的光就从他身上反照出来,这光就是人的“好行为”(太5:16;彼前2:12 )。于是,其逆否命题就是,若你没有“好行为”(还在黑暗里行),那么,你就没有信主。如果,你还要说我信(在与神相交),那就是说谎话。说谎话本身就是不行真理。
反过来,如果我们有好行为——当然不可能是全然的好行为——这好行为可以坚固我们的信心( 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徒16:4、5)(与神彼此相交)。有此信心,耶稣的宝血会洗净我们一切罪(也就是我们还没有做好的那部分罪)。
因此,以上经文重要强调要有好行为:不要在黑暗中行,而是要在光明中行。在光明中行,才表明你有信心;在光明中行,又能坚固信心,真正使罪得赦免。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亚细亚教会里的人,可能有人不行光明,没有好行为,或者信心不坚固。约翰这信,就是要指出他们在好行为上的软弱,让他们诚实反省,好变得坚固。
二、我们还有罪
8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9我们若认自己有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10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因为前面已说,我们还行在黑暗中,还没有好行为,所以这里就接着说。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这里的“罪”是指人的罪性(或犯罪的可能性),即使是受洗归主的信徒还是有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无罪,不要自欺,不要不真诚;而是要承认罪性的存在。但是,神是信实的,说话算数的,只要承认罪性的存在就必赦免我们的罪与不义,从而得救。
“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这里“罪”是指信徒在行为上犯罪。前面说过,因为教会里的人还行在黑暗中,就是指还在犯罪。如果不承认这点,就是“以神为说谎的”。那么神说了什么?神在那里说过人犯过罪?
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创6:12)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人实在没有。(传7:20)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
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3:20)
但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加3:22)
这就是神说的话。亚细亚的教会里的人,在受洗之前必是犯过罪的,在受洗之后,因还行在黑夜中,还在犯罪。信徒必须承认这事实,否则,道之种就不在我们心里了,信心就没有了。
因此,以上经文强调我们还有罪。对于这里教会的信众,无论罪性上还是犯罪事实上,都还是有罪的。也是说,在受洗之前犯罪,在受洗之后还在犯罪。必须诚实地承认这点,否则我们心里就没有信心这道之种子。
三、不要再犯罪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2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
约翰前面要人诚实地承认还在犯罪,不是要如神一样审判、论断他们,而是指出一个事实,指出这事实的目的,是要他们不再犯罪。如果,已犯了罪的,就承认、悔改,救耶稣赦免,并强调这赦免的普遍性,以便让犯罪的肢体内心得安慰。由此可见这位年长牧者的慈爱心肠。
四、遵守诫命
3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4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5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6人若说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这实际上是呼应前面的“要行在光明中”,要有好行为。何为好行为,就是遵守诫命而行。好行为坚固我们对主的认识和信靠。这与雅各书强调行为对信心的成全功用是一致的。简言之,要言行一致,信行一致。若言行分离,所言就成谎言,若信行不一,那信也就不在了。

【应用】
1.在应许上是因信称义,因信得救。但在信之后的成圣(过程)中,因可能有试探(犯罪)、跌倒使信心失落,故需要真诚悔改重获信心而求赦免。在应许上,赦罪之理是静态的,在成圣中,不断地赦罪,是动态的。也因此,我们实在需要求“免债”的祷告(主祷文)。
2.犯罪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知有罪、不知犯罪——对罪不敏感。只要不遵守耶稣基督的诫命都是犯罪。
3、不断地“认罪-悔罪-遵命”应当是信徒成圣之路的具体过程(信心过程)。因为,我们的“遵命”里,因肉体的软弱,不可做得完全,就如尘灰,不可一次扫完或扫了又会落,所以,又要回到“认罪”环节。这样不断循环,不断清扫,以求最后的得救。这也是我们需要日日祷告的理由。因为,我们要日日在“遵命”的过程中日日“负债”,所以日日求免债(主祷文)。就如电脑日日使用,系统就日日产生垃圾,故要日日清扫为宜。这也是“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路9:23)的含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