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后感——《米》

读后感——《米》

作者: 玛贝拉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12:44 被阅读22次

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在苏童的笔下,死亡少了那份孤独与绝望,多了份宿命与奇异。读过他几篇短篇,里面的人物结局都是死亡,而且是以奇特的方式死去,有的是在水库被人当做水鬼死,有的是为了摘莲花死,有的是在插着稻草人的田里争斗而死……每次读完都有种深深的死亡是人的宿命的感叹,既然逃不过死,那么就让死的方式奇异怪诞!

本书中的所有主人公都是心理阴暗的,没有温情与感动,有的只是人性的阴暗与无尽的猜忌。

整篇小说通过米来做媒介。土地,米,是千百年来深处农耕社会的我们最在乎的东西,或许是比钱更值得让人疯狂的东西。

米,是五龙心里唯一干净值得信赖的东西,如果真的有什么让我震撼的地方,那就是五龙对米极致疯狂的信任与爱!当年那个像老鼠一样的逃难少年为了吃一口饱饭到米店做伙计。随即就与米发生了一生的纠葛。五龙喜欢米,喜欢吃生米,喜欢闻米香,喜欢米仓,喜欢在高高的米垛上躺着做梦,喜欢在米仓强暴妇女,甚至变态到,和女人做完爱以后边骂女人婊子,边往女人下体塞生米……五龙对家人没有任何的感情,却对米始终燃着一份固执的几乎变态的爱!

这里不难联想到为何主人公对米如此疯狂,因为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的农耕思想,只有米才是最纯粹的,可以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米,只要手里握着米,就可以活下去!这就是主人公最简单最纯粹的思想!这种小农观念延续到最后,五龙用所有的钱去老家买地,让别人帮他种地,临死还要运一火车皮的米……

是米让他生存,也是米埋葬了他。

相关文章

  • 读后感——《米》

    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在苏童的笔下,死亡少了那份孤独与绝望,多了份宿命与奇异。读过他几篇短篇,里面的人物结局都是死亡...

  • 《米》读后感

    同样也是在推文上看到关于苏童的小说,于是去网上淘了三本,看完第一本《米》后,我的感觉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出...

  • 《米》读后感

    第一次看苏童的小说是《妻妾成群》,感觉与白先勇的《纽约客》很像。在同学的推荐下拿起《米》来,想寻找同学提到的震撼。...

  • 《我与地坛》

    那天无意间看到米喜老师写《我与地坛》的读后感,其实巧了,这段时间我也刚好在读史铁生,读《我与地坛》。米喜老师的文章...

  • 《卖米》读后感

    来源:旅游学院 作者:罗金美 这一次我没有敷衍,或许我写这篇文章没有人看,可是我还是想把心里话说出来。可能...

  • 卖米(读后感)

    世界上其实有很多“穷人”,我说的是什么穷?是精神层面的穷! 为什么说他们是精神穷人,因为他们已经不...

  • 《卖米》读后感

    看完整个微信圈都在热传的《卖米》之后,久久无法平静。真实贫困下家庭里每个人坚韧又不甘的无奈深深刺痛人的内心。恨不能...

  • 苏童《米》,读后感。

    (一)读后感…… 苏童的《米》这本书在印刷了第二版的时候被我买来放在了床头柜的书架上,毕竟这年代,能够再版且占据市...

  • 苏童《米》读后感

    从秋天毫无过渡地就到了冬天,山顶的雪线在一场又一场的雨水中下移,雨雪霏霏中,适合窝在取暖器旁读一本小说,许是天气太...

  • 细米读后感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像曹文轩那样的作家。 在我无聊和孤单的时候,是《细米》陪伴着我。这本《细米》让我不无聊、不孤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yw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