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17344/30557461e5f5ca0e.png)
**时间:2017年06月01日 13:30 **
姚冬梅,曹艳芳,你好!
今天六一儿童节,上午在家里陪孩子玩,有三件事情值得记录。
第一,女儿教我折兔子,她很开心;
第二,我陪她玩罗塞塔游戏,她非常喜欢;
第三,女儿对电子琴开始感兴趣,并主动尝试了指法练习。
行动与思考
在行动中思考,就是在行动中寻找希望。
生活是具体的,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连续三天没有看书,甚至【得到专栏】也没有看,早上5点醒不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回到家里,和女儿相处的时间很多,但想要在陪孩子的过程影响孩子也并不容易。昨天下午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孩子的想法很多,但在表达方式上,却常常让人难以接受。其实,孩子的动机通常是简单的,想要和孩子沟通好就得好好理解孩子的动机。我在这一点上,知道和做到都做得不够。
在行动中思考,持续积累“认知差距”。
“认知差距”这个概念很有用。当结果和理论出现矛盾时,只能是理论出现了问题,而不是结果出了问题。在这一方面,科学家面对反对意见时的做法通常是有效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条件反射却恰恰与此相反,当自己的观念和现实出现矛盾时,很少有人会反思自己的观念,更极少有人会升级自己的观念,绝大多数的人通常都会说——“我没有错”。
所以,当别人觉得自己正确的时候,我应该开心的“赞同”他们。因为,我的目标应该是“认知差异”,而不是“社会认同”。比如说,在家里当我和老婆观点不同时,曾经我总是自说自话,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对的,老婆是错的。仔细反思,自己那些所谓的“正确认知”,其实没有意义,除了带来争吵,别无他用。
现在我的做法是:
把观点的不同视作认知差距,同时观察研究他人所谓的“正确认知”,进而预测他们的下一步行动,最终真正的理解他人。
每日三赞吾身
1.回家后早起慢跑持续第三天;
- 女儿开始对电子琴有兴趣;
- 教孩子很好玩。
鼓励一切人,
也鼓励自己。
在行动中思考,
持续积累“认知差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