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忽然意识到认知新事物最大的障碍不是未知,而是已知。已知的知识,经验,已有的操作系统。
90后,00后认知区块链,速度非常快。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帮60后,70后的大佬焦虑的在三点钟群里聊个不停。因为他们的权威在新的领域全部丧失了,后来者也正在成为破坏性的创新者,利益格局正在被重构。
差距不在应用软件层面,在操作系统层面
认识新事物的时候会被很多潜意识,习惯,经验所束缚,但又不自知。对于大多数人进得去出不来是常态,出入无碍的是凤毛麟角。
作为一个新学科,新知识来讲,相当于给大脑装上一个新的应用软件,但这个软件的性能能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其实硬件的差异并不大,每个人的脑容量,智商也没有太大差距,绝大部分人都在平均数附近。差距在于不可见的操作系统层面。
比如如何提问?
很多人上来就问区块链如何应用,再问这些人有没有看过中本聪的白皮书,以太坊的白皮书,答案是没有。知不知道区块链的构造原理,也不知道。所以通过一个人的问题,可以锁定认知层次和操作系统的版本。
比如如何阅读?
在别人推荐下阅读了中本聪的白皮书,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一遍就能消化掉,甚至很多名词,概念都是第一次遇到。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视而不见,反正我就是不懂,我又不是学计算机的。第二种,我有兴趣,花点笨功夫专研一下。这样我下次再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轻松一些了,也打开一个新的大门。
比如如何搜索?
区块链的学习素材在今天已经绝对不算匮乏了。早期的学习者其实根本没有这么多素材。这么多的材料,也都是这些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和不会搜索的人,其实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
绝大部分你所遇到的问题,是别人已经遇到过并且解决过的。那么当别人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向前行走的。如何通过搜索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区块链是一个集成创新,其中所涉及的点对点通信,非对称加密,这些论文都是几十年前发表的。如果要了解这些东西,最好把原始论文读一遍。
如何寻找一个优质的信源
就快连相关的数字媒体,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有非常多的公众号,网站媒体也开始关注区块链,但内容非常同质化,大部分还是依靠名人背书,大佬背书来去获取流量。而真正具有深度的认知往往不在主流视线范围内。
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快,一个是应用层,一个是基层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些理论思想,各个层面都在飞速的演进。我为什么说要寻找一个好的信源,因为现在都是处于一个没有经过长时间充分竞争的媒体品牌,市面上最大的区块链媒体品牌不过几年时间。关于很多事情,大家的认知被媒体所引导所塑造,其实很多人是不自知的。一些拥有独立思考的从业者,往往会跟媒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媒体更多时候还是商业化运营,追求流量,追求变现,追求商业利益。整个区块链行业这是分工,还是非常不充分,别人已经有的分工这个分工岗位上所对应的人是否足够专业,是否形成了足够多的差异化,其实答案都是否定的。
我个人从2009年开始看井底望天财经的博客,关于很多经济政治技术的发展,都提前几年作出了战略预判,一年后也都得到了验证。是我目前获取信息最优质的一个信源。
第二个是得到上王煜全的《全球创新260讲》,涉及全球前沿科技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视野非常开阔。区块链只是前沿科技的一个子集,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是单一技术决定的,是技术融合发展。在整个技术的演进过程中,有一些一般性的规律。王老师都做了非常好的梳理。每一篇文章就像一个咨询报告一样,这也是王老师一直交付服务的标准。更为难得的是,王老师也是一个亲身实践者,每年在美国投资大把的科技创新项目,奋战在科技创新投资的一线,也可以说这些认知是通过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换来的。
还没有认识到知识付费的真正价值
检验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愿意学习某一项知识,他愿意付出多少成本,而付出的成本,最好的测量方式就是价格。这个过程能把很多伪学习者筛选在外。
对于大部分人要学习的问题,其实都是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付费来购买服务,节省学习时间,其实是非常高效的一种方式。大部分人对成本的一个误解就是经济成本,而忽视了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这些综合性的要素才构成了总体成本。而其中这个经济成本是占比很低的一个成本。
可以说通过知识付费所获得的收益,把握住其中的一个精品内容就可以全部赚回来。比如3 ,4年前有人劝你买比特币,有人推荐你买点ripple。这些内容你在免费的渠道上是看不到的,只有在付费的社群周报里面才能看得到。而进行知识付费的人很多,把握住了这样的机会所获取的回报何止百倍千倍?
另外就是知识付费本身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浪费,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当你必须购买了一定数量足够数量的知识付费产品,你才能形成自己的鉴别能力。不是所有知识付费的产品都是精品。但如果你连开始付费的习惯意识都没有,不可能通过别人推荐就购买的都是精品。
通过知识付费,能够获取大量人认可的,因为收入又当了一定的保障,对于内容的创作,个人品牌的维护,会非常在意。会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这次服务的效率会越来越高,内容会越来越好。
这是服务构造的,不仅仅是一项服务,也是一个二次元的社群。购买了某一项服务的这些人,具备某一些相同的标签,这些人就拥有了共同的话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朋友圈的进化,共同计划共同成长是比学习到一种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的事情。当你学习到一种知识的时候,有时候你还不知道怎么去约我,或者如何来改善你的生活。但是和你在同一个社群的这些人,有很有很多人的实践能力是比你好的,他们开始将所学的东西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是有所改变的时候,这个过程中也会对于你形成触动。一个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周围最亲近的几个朋友的平均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的朋友圈在升级,你看到的风景会不一样,因此会改变你的见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