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秦帝国》颇需要费些时光,竟然用小半年的时间才断断续续的看完1-4部。从看第一部时满怀激情,找来春秋战国形势图困难的研究,到第4部已越看越无动力。第1部最教人动心,那种绝境中走出的悲壮,适时而为的变法,商鞅变法的种种,秦孝公与商鞅的信任与默契。通过变法秦国开始国富民强,秦孝公却在壮年死了,使这样一个国家好起来需要耗费多少的心力啊。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也走到了终点。这个用死也要为秦国做点什么的人,是真的完全没有私欲?(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呢?越来越好奇了)千古留名算是他最私有的东西了,商鞅的一生就是如此的璀璨,是时事造就了他,还是他造就了时事。
功高盖主,变法触动的贵族,都不得不让他随着秦孝公的死而死,他是如此的清醒的认识这点。两个男人的并肩作战。有共同目标和理想的人才能这样一路走来,如此的信任。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应该算是圆满了吧。秦国绝境逢生的一朝就此落幕,秦国强大,使战国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国初期的魏国霸主时代结束,战国中期的列强纵横拉开序幕。权利的舞台上从不缺少故事。
人之能,不仅在学,且在悟。悟之根本,不在少学,在难后重学。大难而有大悟,始得大成。纵横家苏秦在坎坷屈辱中磨出“必须大悟,方得有成。”佩起六国相印。张仪的连横奇对,松动了合纵。又是一对惺惺相惜的人物站上了历史舞台。英雄之心,恩怨难曲也。
后面的宣太后、白起、赵雍、乐毅、蔺相如、廉颇……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元素,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未知与可能。回首历史,多少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天下大争,诸子百家。不管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最起码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秦灭六国,时也,势也,命也 。
写于2016年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