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的微信公开课PRO吗?
张小龙的演讲超时了,原计划只有两小时,而他已经讲了三个小时,关键是他又说一段话:“接下来,尽量争取一个小时讲完。”
这不禁令我想起高中时期的历史老师,下课铃响后,他依然很淡定的对我们说:“再讲五分钟就好。”而结果呢?课间休息仅有的十分钟完全被占用了。
实际上,张小龙兑现了承诺,2019微信之夜,张小龙四小时超长演讲,非常精彩。
今年的微信公开课PRO,张小龙并没有到现场,取而代之的是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嘿,他不好意思了。
张小龙在视频里头说,微信会在短内容上发力。通过这个小视频,我掐指一算,张小龙要对视频动手了。今年,与张小龙一样腼腆的我,兴许也能上个镜头了。
早在2020年1月21日起,微信的“视频号”就开始了内侧,但条件相对严苛,第一批内侧者需要向微信提交身份信息和影响力证明。
那么视频号在哪里呢?视频号的地位很高,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它就在朋友圈的下面,截个图:
视频号的英文叫“Channels”,翻译过来应该是“电视台”,大有订阅的含义在里面。
有意思的是这个类似蝴蝶的图标,设计得如此漂亮背后一定有所含义。微信在视频媒体的争夺上屡屡失意,让我斗胆一猜,应该是破茧而出化作美丽蝴蝶,有象征成功的意思吧。
到现在,视频号已经开始大众灰度,有许多用户已经有了视频号的入口,不过很有可能还没有发布的权限。这是因为发布的权限也在逐步灰度中,如果还没有被会灰度到,那就再等等,视频号是给所有人用的,很快都会有的。
视频号以短视频为主,也可以发图,然后配上文字或链接。视频号可以被关注,发布的内容可以被评论、被点赞、被转发。在展示上,视频号是单列的信息流(与朋友圈雷同),这点与其他主流短视频产品的沉浸式体验不同(如抖音、快手),另外视频不能暂停、不能快进、不能后退、不能点击进入详情。视频发布制作没有新颖之处。内容的排序更多是以时间为序,当然有少量算法辅助,但无法明显感知。
从整体的功能来看,除了入口位置较高之外,其他功能都很一般!
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微信在打磨产品时常用的两个变态打法,一般人还学不来的。
第一点,视频号就是一张没有任何引导的调查卷。视频号的功能没有什么突兀,如果往好听的讲,那就功能十分简洁。与市面现有的短视频产品相比,你完全看不出来这款产品的主打点在哪里。当然,微信团队对这款产品是有自己的理解,但他们没有直白问你要不要这个功能。普遍情况下,我们打磨产品是在逐步试错,是在解一道又一道的判断题。而视频号却是一道开放题,这就好比设计了一张没有任何引导的调查卷,这个很考验设计者的功力,而收卷分析时就更难了。但这种打法也能洞察出用户真正的需求,很棒。
第二点就更妙了,这一张张空白的调查卷怎么发?微信就躺在自个家里的沙发上,不出半步门,然后就会有一大批的人抢着去填写。视频号的内容只能在朋友圈和好友间传播,内容的发送也只能是在微信端完成,入口只有一个,完全依赖于微信自有的生态环境。从抖音、快手等产品我们知道,短视频绝不应该这么简单。但视频号就这么干了,它就安静的躺在朋友圈的下面,依赖于微信强大的品牌效应,俨然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模样。
微信跟进视频方向的产品有十几款之多,但没有太大的成功。“微视”算是比较有名的,但很可惜,短视频已经是“抖音”与“快手”两只怪兽互殴的场面,其他人已经无法插手。
就前期而言,视频号的商业价值还不大明确。尽管视频号首批灰度者是以公众号头部玩家为主,但是视频并不适合所有人,而不少公众号的作者在性格方面与我一样腼腆,抛头露面并不擅长。在微信生态圈内,必然会出现新的一批头部玩家,与其他的头部玩家并不完全重叠。网络效应还没显现时,流量就有红利,所以先就是优势。
在未来,视频号必然会褪去一层皮囊,展示其独特的一面,会不会是第二波“公众号流量”?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