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11-26

2022-11-26

作者: 水来木生 | 来源:发表于2022-11-25 01:25 被阅读0次

    冯至《伍子胥·江上》的准确解读

    2022-06-29 14:56

    冯至《伍子胥·江上》的准确解读

    蔡宏伟

    现代作家中,以《故事新编》的作者鲁迅为代表,撰写历史题材小说的,尚有茅盾、施蛰存诸先生,冯至先生也是个中翘楚。古为今用,以古讽今,历史小说的创作难以破此圈子。冯先生的《伍子胥》写于中国抗战的至暗时刻——1942年至1943年,“伍子胥”又是中华文化中的“复仇”符号之一,其创作用意与时代密切相关。

    伍子胥负载国仇家恨,他的复仇意愿是急迫的,以致身心俱疲。要想完成复仇大业,心灵的强大更重要。要有规划,要有隐忍,要能等待。换言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要讲“持久”,伍子胥要完成复仇大业,必须让自己从急迫的复仇状态中舒缓过来,拥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从容裕如。

    冯至先生的《伍子胥·江上》借一个“心境是多么平坦”的渔父,通过其歌其行,让伍子胥从焦灼变得沉稳。文中所说的“引渡的恩惠”,“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即含此意。

    与施蛰存先生一样,冯至先生也用西方现代小说的理念来处理中国的历史题材。《伍子胥》中的渔父与伍子胥是相互隔绝的两个人物,伍子胥从渔父处得来的“引渡的恩惠”,完全是他的“一厢情愿”。渔父不了解伍子胥的世界,伍子胥也没有能真正了解渔夫的世界。他们彼此平行,双方交集的引渡一事“这值得什么报酬呢”,所以伍子胥的赠剑显得滑稽而可笑——这一情节也隐寓“士”的孤独。

    最后,伍子胥依旧拥有自己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他感激渔夫“给”他的“引渡的恩惠”,他能够擦去泪花,平静面对仇恨。复仇的双眸不再通红,而是变得深邃、沉着。

    冯先生其时所处的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眼神。

    被高考挖掘的“宝藏”作家,他的《江上》,颠覆了一个经典故事播报文章

    悦华海音

    2022-06-21 22:34

    金牌宠粉官,人力资源管理,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普通人了解作家作品,一大途径就是通过我们的“国考”高考了。

    比如宋代诗人陈与义,如果不是前几年接连考到了他的几首诗,恐怕很少有人注意他。

    再如鲁迅先生,他的《呐喊》《徬徨》我们了解,但对他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大多知之甚少,某年高考考到了《理水》,这才对其有所认识。

    而今年高考,又“挖掘”出了一位“宝藏”作家,对于其人其文普通人可能更缺乏了解——他就是冯至。

    冯至及其诗作

    冯至之所以被媒体称为“宝藏作家”,一来是因为他虽成名较早,但一生低调,不为“圈外人”所熟知;二来是他的作品至今自有其意义与价值。

    冯至先生(1905—1993)曾被鲁迅先生称为那个时代“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诗集有《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

    他1942年开始创作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又具有诗化、散文化的艺术特征,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最终成了他的小说代表作。

    高考考及的《江上》,即小说《伍子胥》的选节(第六节)。

    《伍子胥》不同年代的不同版本

    伍子胥故事见诸《吴越春秋》和《史记》等古籍,并以民间传说的形式广为流传。他的逃亡故事,比如城父出逃、昭关白头、江上赠剑、溧阳乞食、吴市吹箫等等为人熟知,而这些都成为了冯至小说的创作素材。

    其中,《江上》表现的是“江上赠剑”这一故事。

    《吴越春秋》记:伍子胥被楚人穷追,几乎无法脱身。到了江边正好有渔父驾船而来,他连声大呼“渔父渡我”。

    渔父想渡他,但苦于旁边有人窥伺,于是用歌声暗示:“日月昭昭乎浸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伍子胥会意,就钻进芦苇荡中。

    林风眠《渔父》(来自网络,版权不详)

    渔父又在荡边高歌:“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急兮当奈何?”子胥就入船,渡到“千浔之津”。

    过了江,渔父又看他面有饥色,就对他说:你在这棵树下等着,我为你去拿饭。可是子胥怀疑渔父另有所图,就躲进了芦苇深处。

    不一会,带饭而来的渔父不见子胥,就继续用歌声呼叫:“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再三,子胥始出。

    受渔父深恩的伍子胥解宝剑相赠,被渔父拒绝。他说,楚以重金显爵购你,我尚且不顾,难道图你的“百金之剑”?

    临行前子胥又嘱托渔父藏好食具,渔父说“诺”。结果当子胥再回头时,发现渔父已经把船弄翻,在江中自沉而死了……

    ——渔父唱的歌后来收入古代很多诗歌集子中,题作《渔父歌》或《渡伍员歌》。

    溥儒《渔父图》(来自网络,版权不详)

    冯至即是依照这个故事框架来创作的,但又进行了大胆的改编。

    所以,他讲述的这个故事又与《吴越春秋》在细节和情节上有诸多不同,有些对原型故事而言是具有颠覆性的。

    比较着概括一下它们的不同。

    ①原故事是伍子胥出昭关后,楚人的追杀未停,而新故事则是摆脱了追兵,所以他的心情松弛了下来,眼中的世界也随之“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

    ②原故事到江边后,伍子胥急于过渡,而新故事则是被渔夫的歌声打动,“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③原故事渔父认出了伍子胥,并且决心帮助他,所以《渔父歌》是专门唱给伍子胥听的,为了暗示他、拯救他;

    《古诗纪》中的《渔父歌》

    而在新故事中,这首歌早就有,是渔夫在帮助异乡人渡江的过程中,即景生情,唱出来的,和伍子胥无关。

    也就是说,这首歌只不过是渔夫恰好唱着经过,恰好被伍子胥听到,又“恰中了子胥的运命”而已。

    ④原故事渔父带伍子胥过江后,又去为他准备食物,进而引发了一场误会;新故事设定为二人素昧平生,渔夫不是“上天”专门派来拯救走投无路的主人公的,所以作者就将渔夫唱“芦中人”那段删去不用。

    ⑤原故事伍子胥解剑相赠是感念渔父的侠义:过渡、取饷,两度救命;

    新故事则是伍子胥认为渔夫的歌声让他从父兄之仇中暂时摆脱出来,“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赠剑是感念渔夫对他的“精神救赎”。

    戏曲里的伍子胥形象(过昭关后)

    当然,作者可能觉得这样的话赠剑的理由还不够充分,于是在前面又早早插叙了季札赠剑以作铺垫,告诉人们子胥赠剑不仅因被歌声感到,还受到季札宝剑赠知己的影响。

    ⑥两个故事都是渔父拒受宝剑。原故事突出的仍是渔父的义,而新故事渔夫认为自己要剑没什么用处。——前者是在讲义利观,而后者已经超出了义利观,到了“无为”的境界了。

    ⑦最后原故事渔父为了一个“信”字自杀了,而新故事渔夫带着对伍子胥言行的不解,将船远远地划走了。

    冯至对渔父形象的解构与重塑,首先是受到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但也与他对《渔父歌》的质疑相关,这说明他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古典诗歌的研究。

    可以作证明的是,在他的小说《伍子胥》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中国古歌的存在。当然,这也体现在他稍后的文学专著《杜甫传》中。

    高考出题人从渔父形象的改变,让学生去认识“文学意味”的改变,抓得还是很准的。

    冯至在杜甫研究上亦有很高成就

    悦华的这篇文章具体比较冯至笔下的渔父形象与《吴越春秋》中的不同,至于不同的原因,准备另文详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11-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hf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