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2个月的童童,与5岁2个月哥哥的对话:
哥哥:妹妹,你周末最喜欢做什么?
童童:上幼儿园!
哥哥:啊,周末你还上幼儿园啊?
童童:(使劲点头)对!
哥哥:那好吧......那除了上幼儿园,你还喜欢做什么?
童童:考试!
哥哥:好吧......(哥哥表示,这对话没法继续了!)
1、学习和考试,可以是美好的期待
事实上,当时还没上幼儿园的童童,也许根本不知道上幼儿园和考试,意味着什么。
但是,听到他们的对话,我还是很意外。从童童的神情,可以看出,上幼儿园和考试,对她来说是非常美好的期待。
每天看到哥哥姐姐们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去上学,听着他们讲述幼儿园好玩的事情,列举着在班上新交的好朋友。她内心悄然升起无限的期待和向往。
听说我要参加考试,需要学习,需要复习。于是,每当看到我在书桌前看书,她就会拿起笔和纸,坐我旁边,认真的“学习”。
呵护孩子美好的期待,是让孩子喜欢学习的第一步。
也许对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来说,学习、考试与玩耍都是一样的,都可以是一个快乐和享受的过程。只是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
而作为家长,我们自己对待学习和考试的心态,会影响着孩子对这个过程的体验。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对待生活中的事情,给孩子传达积极、正面的能量,引导孩子感受学习和成长的美好。
2、当美好期待,遇到现实的考验
看到女儿对幼儿园满满的期待,我以为孩子上幼儿园的哭闹,以及家长苦口婆心相劝的场景,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了。
然而,正式上学第一天,当她知道她妈妈要离开,真的要留下她一个人在幼儿园呆一天的时候,她还是焦虑的哭了。
第二天晚上,她不停的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了......直到我同意,她才终于安心入睡。那一刻,我也曾焦虑,但庆幸没有把它归结为她不喜欢幼儿园,而只是分离焦虑引起的情绪波动。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当她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后。不管是感冒;还是跟同学闹不愉快;或者是因为调皮捣蛋被老师批评了,都依然保持着对幼儿园的高度热情。
就如玩耍也有可能会摔倒、会疼痛,学习的过程也有可能遇到困难。
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因为孩子的偶尔情绪反应,而判定孩子不喜欢上学。而是在孩子美好期待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实事求是的了解、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孩子慢慢学会客观的去看待整件事情。
无需回避学习可能是件辛苦的事情,但更不要否认,学习带来的美好感受。
3、享受学习真谛,寻找快乐方法
我们给孩子营造了快乐学习的氛围和气场。当孩子对学习不抵触,当孩子发自内心想享受文字中的美好,感受掌握新知识的成就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体验后。引导孩子,要达到同样的目标和效果,我们还可以有很多不一样的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为了领略知识的真谛,相信孩子会愿意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寻找更加高效、轻松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就拿三字经来说,语气平静的念,能让孩子感受到字句整齐的美;如果加上抑扬顿挫的语气,会让孩子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基调;如果用唱的方法来念,又会让孩子感受到韵律的美。当声情并茂,并配上肢体动作时,会让孩子脑海中形成一个画面,而画面感会给人更美好和强烈的感受,同时记忆也会更深刻。
相信心灵上的成长,精神上的享受,学习和玩耍并无区别。
愿学习和考试,可以跟玩耍一样,能带来快乐。
关注童心妈咪,学习家庭早期教育,
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教育孩子变得轻松愉快!
童心家庭早教的作者是一位国家高级育婴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全脑潜能开发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