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作者: 莣憂草_5167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5:10 被阅读19次

        刚开学的时候,对新生活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于是买了这样一本书,每当感到困惑与迷茫,它总能有效的为我指点迷津,粗粗的浏览了一番,便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这会是我教育迷途中的一座“航标”。

        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每谈到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对我产生了很多影响,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简单从以下三点进行交流。

        首先,书中提到,“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是啊,很多时候,我们不满意的学生仅仅是因为他的成绩不能使我们满意,没有达到我们想要他达到的合格或是优秀,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的相对性,并确定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什么地步,如何再进一步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某几个无法及格、优秀的孩子,却看不到他们的努力,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能多一批好学生。

        其次是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及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到中高年级学业落后的现象,主要是没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高年级的很多教师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他们在盖楼,可是墙基在裂缝”无情吞掉教师时间的是无止境和无效果的“赶尾巴”。

        作为第年级的教师除了教会基础知识,还应该教会孩子们很好的读、写,不仅仅研究自己年级的教材,还应明白整个学科的体系与框架,哪怕是一年级的老师同样也要关注着2-6年级的知识构架。

        最后“时间从哪里来?”进入工作岗位以来,我真的经常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被各种事情撵着:备课、上课、训练、反思、总结……时间一天天过去,收获却并不大。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向一位历史老师请教如何将课讲的如此精彩,那位老师的回答是用一辈子来备好每一节课。怎样用一辈子来备好课,书中给了我们建议——那就是读书!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很多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消极有些懊恼,总是在抱怨忙,时间少,忽略了读书,忽略了那些基础的知识。其实,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建议中都有提到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真正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

        同时,不仅仅是自己要抓住时间来读书,教会少年读书同样重要,教会少年阅读,那育人就成功了一半。学生的顺利学习取决于自觉阅读的能力与低年级时学会快速自觉地书写到了什么程度与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用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非常的大,班里几个理解能力较差的孩子,无一不是怠于读书的。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我们同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n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