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闲暇的午后,读完了东野圭吾先生的成名作,《放学后》。
故事的起因是一名女子中学的老师,在放学后莫名其妙的遭受了几次攻击,但都有惊无险。他以为有人要杀他,于是变得更加警惕,但他逃过第三次暗杀后,凶手并没有下一步的动作。
而在几天后,另一名老师被杀,第一现场被操作成了暗室。
在警察的调查中,发现死者曾经体罚过某位女学生,并和一名女老师有染,一个个嫌疑人被翻出来,但却都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警察将此案件定性为他杀,而校长为了不将事情扩大更愿相信这是自杀,并希望主角暂时不要将自己被攻击的事情告知警察。
男主回去后将自己险先被杀的事情告知自己的妻子,妻子陷入了很久的沉默里。夫妻生活无比平淡,在妻子怀孕后,男主以无力负担为由,要求妻子做了人流。(看到这里,我还满希望男主被杀的)
当案件陷入死局,毫无进展时,学校运动会开始了,射箭社的学生邀请指导老师,也就是男主一起参加,并建议老师装扮成一位喝醉酒的小丑。
临上场前,另一名老师提出和他互换角色。
(读到这里的时候,女人的第六感告诉我,这个喝酒的人会死。因为这里对酒瓶的描写太多了。就像古装剧里,跑龙套的人一旦有三秒的镜头,那他一定是下一个被杀的人)
果不其然,换了角色后,扮演小丑的老师果然喝了酒之后中毒而死了。
上场前短暂离开的女老师变成了最大嫌疑人,她被警方带走,却发现她是被人操控,一份找不出笔迹来源的恐吓信浮出水面,女老师被威胁将道具换成了有毒的酒瓶。
故事的最后,是男主角带学生去参加射箭比赛的时候,看到学生将自己曾经用过的箭当作幸运物,突然将一切想通。
凶手是自己的两个学生,而杀人动机,是在某次查寝的时候,那两位男老师,偷看到一个女生在房间里zw!
而后女生就觉得这两名老师看自己的眼神不对,甚至在脑海中想象某些少儿不宜的画面。
在自杀失败后,决心杀了他们。
28岁的我,看到这样的理由觉得哭笑不得。
第一,女生只是在打开门后看到这两位老师从走廊离开,并没有抓到他们偷看。假如偷窥者另有其人呢?女生所谓的眼神不对只是她的误会和猜测呢?
第二,那两位老师并没有私底下以此为要挟,要求女生做些什么。
第三,就算他们看到了,并没有留下图片和视频,你可以矢口否认啊。
第四,你依旧可以选择转学,而为什么非要走到杀人这一步呢?
读完后,我突然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就是她杀人的理由也许不需要说服我。
但下一刻,我又觉得是长大后的我,已经无法理解16岁少女的心态了。
女生把年少的自尊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长大后的我可能也不会像书里的长美一样,为了维护一段对方不再在意的友情而去拼命找证据,证明她的清白。
成年人的友情是,你不需要我的时候,我也不会去厚着脸皮找你了。因为,这让我们俩彼此都舒服。
书里的女孩,会因为自己被剪掉心爱的长发,变得更加放肆,也恨上这个惩罚自己的老师。
而长大后的我,棱角慢慢被磨平,对越来越多的事情显得不那么在意。
这到底是好是坏,我们都没有标准。
16岁的我会说,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28岁的我会说,你开始长大,变得懂事了哦。
书里给我最大的反差感来自于不同年龄的两种人。
把自尊,友情,义气都看得比命更重要的女学生,和那些想要嫁入豪门女老师以及最后和奸夫合谋杀掉男主的人妻。
突然想起红楼梦,马东曾说,曹雪芹先生最喜欢姑娘,最讨厌婆子,
所以他要把姑娘写死,因为她们长大后,就成了婆子。
你们呢?
有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还是被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浸润,早就忘了当年的豪言壮语。
在社会这所大学的打磨下,我们都变成了圆滑的社会人,你们口中长大了,懂事的成年人。
长大后的你,弄丢了什么 读《放学后》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