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伴成长的案例都涉及到关于爱情的,有的人撞得头破血流也要留住一个不爱他的人;有的人爱得若即若离,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爱情里,容易受伤容易痛苦,往往是你忽略了或者学不会以下几点。
一,爱情的本质,从来不是丢掉自己就可以。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很认真地追剧《延禧攻略》,魏璎珞对待爱情的看法是:永远都是我知道我要什么,你们得配合我。做不到配合,我宁可不要。
看她对待傅恒的冷酷,对待皇上的欲擒故纵,大家都看得痛快,也欣赏她的果敢和自爱。
是的,自爱,她很清楚爱别人首先得爱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不是把希望和期待放在喜欢的人身上。
看看尔晴,因为得不到傅恒的爱,用各种方法去“夺”和“毁灭”,忘恩负义地伤害皇后,不择手段地去害死傅恒的丫鬟,以为毁灭就能夺回来心爱人的爱,殊不知,越如此泯灭人性的做法,越让人恨之入骨。
在我陪伴的案例当中,有一个女孩子爱上了一个有才华的男生,为了他自己去学习钢琴和吉他,以为靠近他就要跟他一样,学习各种他会的乐器,慢慢地,她其实越来越不开心,因为那些乐器并不是她喜欢的,她学得难受,渐渐地,她就在丢掉自己。
这些例子并不新鲜,都能让我们看到,太多人以为的真爱,就是我要为你做多少,我能为你改变多少,我要控制其他人靠近你,那才是“真爱”。
而多少人不知道爱一个人首先得自爱,学会独立,而不是不断地付出,到最后把自己给弄丢了不知道自己去哪里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3480/1c3da6cdd914f407.jpg)
我很赞成陈果老师说的:
自爱基于自知,一个人要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学会如何去爱这个真实的自己。同样地,真爱基于真知。
自知并不容易,在相爱的过程里,你会慢慢地发现真实自己的样子,你会讨厌耶会厌倦,甚至逃避,不愿意面对,但那都是在提醒你:一切的缘起缘落都是一种闯关游戏,你躲得过这关,还会在下一关碰到一样的问题,只有把每一关认清楚了,才有机会达到终极目标。
爱他人,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的基础是自知,自知后是真知,了解真实的他人,而不是虚幻里的自己的影子。
二,不是他伤你,而是“影子杀手”毁了你。
有个女案主一开始经常沉浸在爱情的海洋里出不来,说然后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甜蜜的感觉。
她总说她爱的那个男人有多好有多好,是她内心希望和期待的样子。
没有过半年,她来找我们说,她感觉那个男的越来越没有想像中的好,可是她感觉可能是因为什么缘故他才变化,一直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她男友的样子。
雪菲老师说过:你在对方的举手投足或行事风格之间,突然看到了深埋潜意识中的另一个自己。那个自己的形象,就是影子人格(Shadow Character)。
影子人格,刚好就是那个案主自己给自己加的,为了弥补不曾拥有的性格,不曾拥有的缺憾。
看看你身边的择偶对象,选择的要么和自己差别很大的,特别是当从小我们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父爱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找个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来恋爱,因为这样一个人可以带你体验你所不曾体验的快乐,找到属于你内在缺失的需求,释放积累许久的压抑。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3480/6b2656f7158dfce9.jpg)
我非常赞同陈果老师说的那句:你深爱的品质,往往就是你渴望成为的自己。
马薇薇说:在爱你的过程中,有些人变成更强壮更智慧的自己,故而一念成佛,有些人变成更猥琐更不堪的自己,一念成魔。在爱的过程中,是佛是魔,历尽你给我的百劫千难,最后我终于找到了我。
当你认识到这个影子的时候,就是你学会重新组合自己人格的时候,爱他改变他,不如学着如何将这份美好的性格融入到自身当中,不是向外索求和控制,而是学着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对方是怎样的都好,就像歌德对爱的解读是:“我爱你,但那与你无关。”
这样的爱是纯粹的美好,没有掺和任何的杂质,我爱你,是因为你本人。而你爱不爱我,与我无关,也与你无关。
爱是一个人的事,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互相成全。不需要去改变任何人,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