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第一篇
王守仁(上)
为什么选择王阳明作为第一个要阐释的人物,王阳明的学说在开创性上颠覆了中国哲学的类型和本质,在理学盛行的力量下,把心学创造性地继承,开辟了心学的全新方向。
王守仁,字伯安(每当读到这个名字我就想起华安,秋香),号阳明,
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猝于明世宗嘉靖七年(电影1566就是演嘉靖皇帝),
王阳明的家庭绝对是一个豪门,而不简简单单是个土豪,首先他姓王,有一首古诗表达的好“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王氏就是王阳明的祖宗。

早年当过兵部主事,按照当今的职位级别,大概相当于局级干部,起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是命运多舛,牛逼的人一般都是这样,像我们这
样的小人物,一般是没有机会去经历大喜大悲,作为一个直男,他不会溜须拍马,自然会得罪宦官,然后自然就被降职,被贬,然后被发送到了
今天的贵州一带,心态肯定是一落千丈,万念俱灰。
老王刚去的时候,认为自己也是书香门第,学富五车之人,虽然被贬到这样烟瘴之地,依然要保持咱们的高贵,有点像咱们的知识分子下乡运
动,但是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那个地方,当时他所在的一个地方叫龙场,他担任的职务就是公路站站长,这落差确实很大。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
晚,老王百无聊赖,然后打坐冥想,突然一道星星划过天际,在一代圣人的脑海中浮现了无数的文字元素,我,世界,行动,心,感官,biubiu一
下子,顿悟了,其实很多史书描写的过于简单,龙场悟道可以说是王阳明心学的开始,也是他作为一代伟人的开创性理论的开始。龙场悟道在实
质上王阳明对于封建道德观念的全新认识和理解,对于世界观的重新架构,他认为封建道德观念就是每个人心中固有的意识 ,也就是心中之理,
即 心就是一切的根本,提出了自己唯心主义的体系学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看来静能生慧是真理啊。
更加神奇的是老王用自己的一套理论逆袭,就像玄幻小说人物的经历一样,开始人物家世显赫,任何没落,自己被这个世界无情的淘汰,然后一
步一步的奇遇让自己牛逼起来,我们的老王就是用自己的“心学”从龙场出发,升职加薪,平定起义,当然最具代表性的是平定了皇族宁王朱宸濠濠
哥的叛乱,升任南京的兵部尚书,受封为新建伯,这完全是一个武侠小说人物逆袭的历史人设,但是事实就发生在老王身上,皇族濠哥的叛乱在
当时已经达到一个无人可以抵挡的并且危机帝位的存在,朱宸濠是皇族内部的可以说是一个大师级别的存在,铁腕治理自己的封地,无论是朝堂
之上的收买人心,还是对于自己军队和死士的管理和培养都达到了完全可以颠覆皇权的地步,除异己,买人心,组卫队,招幕士,他隐忍择时而
行动,古代的藩王可以说除了皇帝他就是最大,封地之内自己就是皇帝,我们可以想象在没有火炮和科技的古代,距离远不是美,是叛乱,没有
长期有效的遏制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藩王叛乱自古都是帝王统治者的头等大事。

朱宸濠的事情败露之后,开始雷霆手段进行夺权,发檄文,攻占各地,最后直到咱们的心学大师王阳明仅仅只用了四十三天就生擒了朱宸濠,注意是生擒。
王阳明首先计策就是攻心为上,假造兵书,传檄天下兵马勤王,然后以诱敌,船战,最后活捉老朱。
那么在心学在王阳明的个人事业的发展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下一篇文章继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