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思维的结界

作者: 艾琳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6-03-19 11:30 被阅读63次

    每个人类皆被一种隐形的结界所挟制,限制了思维与行动的活动区域,继而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这结界是由他所生存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以及所接受的教育层次等外在因素轮番上场,作用于他自身,渐渐演变而成;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它们彼此或糅合或拆解,在协同与冲撞并行的相互作用下,日积月累地催生出了这一顶牢不可破的透明藩篱,使得身处其内的人如井底之蛙,望不见阻隔之外的锦绣河山与远大前途,只教旁观者急得直跺脚,却束手无策。

    而这顶藩篱,犹如奇幻小说中由身怀法术之人施法所设下的结界,它隐形,且无色无味;长期围圈于此的人,起初怀疑过它的存在,豪情壮志地与之对抗,企图杀出一条血路,突破囚笼,结果铩羽而归,损失惨重的那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此后战鼓无数次响起,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疼痛与失败的记忆日渐鲜活与刻骨铭心,意志与精力也就随之颓靡崩溃;最后,他放弃了,他沉湎于那层所谓围困他的结界并不存在的自我催眠,以获得心灵与肉身的解脱。

    其实,要跳出这顶结界,不可单一地图求外在上的改善,那会如海市蜃楼般昙花一现;而应引发内在思想上质的飞跃,即突破思维的结界,从而永久性地打破外在的桎梏。

    人脑中的思维如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产生于你那深受外界影响与雕琢的习惯,如滚雪球般顺势而下,越滚越大,越滚越快,经历的时间越久,越难以阻挡它的前行,甚至矫正方向与轨迹犹如妄想时光倒流。

    明智者选择从思维角度突围,而非物质上,仅因前者成本约略为零,环境制约为零,白手起家抑或东山再起的资本与生俱来,免去了原始积累的血汗之苦。而后者裹挟而来的不光是稍纵即逝的名权利,还有肤浅、单一和乏味的感官刺激,对滋润生活以及体验生命的意义不仅没益处,很可能适得其反。

    成本约略不计,源于突破思维的局限不需要以金钱衡量的物质投入,只需加入思考的马拉松,并最终完成这项长跑任务,终点是生命之灯熄灭的那一刻。思考需要素材,思而不学则殆,源源不断的素材拓展了思考的疆域与门类,五花八门的素材架构了思考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博大精深的素材挖掘了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总而言之,犹如黑夜紧随白昼,勤于思考,随之而来的是思想世界对现实世界的高屋建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及格局性的灵魂指引。

    环境制约为零,源于思考可以在安稳乱世中产生,也可以在富庶贫穷中进行,它无时机运道之需,无富贫贵贱之分,需要它时,它便应运而生。思考的生理载体是大脑,通过合理安排日常起居,保证精力充沛,维持机体的平衡运转,大脑的负荷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会随之螺旋式攀高。

    与生俱来的资本,具体指思考的载体大脑。通过上帝鬼斧神工的打造,它如一台肉体凡胎的精密机器,装载下浩如烟海的信息与知识,囊括瞬间到永恒,方寸到寰宇;又被其赋予再创造的魔法,从汗牛充栋的文字中,辨别真伪,探究真理,获得思想上的再次升华。

    素材,信息,知识,文字,文上提到的这四样,无一例外可以从一类物质上获得---书,这恐怕是目前为止唯一需要以金钱衡量的物件了。然而,与书带来的价值相比,这点金钱的付出不过是九牛拔一毛罢了。

    书籍承载的信息量始于人类掌握了记录的能力,从此断断续续地持续到如今。起初,迫于记忆的局限与信息量的日趋膨胀,他们尝试在岩壁,泥土,碎石上刻下模拟文字,也许是画,也许是符号;这项工作的日渐兴盛使得文字应运而生,比如中国的仓颉造字,甲骨文等;其后,在对文字日臻完善的同时,对书写工具的苛刻追求也使得纸张与印刷工具,在民间智慧的呕心沥血下,横空出世,瞬间引得世人的追捧,直到现在,这两样工具,仍因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而位于中国四大发明之列。

    不管是以何种文字或工具记录下的信息,现在,它们皆以一种被世人认可的文字形式以及排版印刷于书本中,体积如五指伸展开的手掌般大小,重量约莫一两百克。而就是这小小的一本,却涵盖了作者一生的思想精华,也囊括了某个学科门类的一小部分;读一本书,花费几小时,却能收获作者一生的经验与启示,又能大概了解一个行当,这是世间罕见而又极其值当的买卖,然而世间傻子多如牛毛,他们宁愿拿着那几小时风花雪月,醉生梦死,也不愿去探究一下文字的世界。

    突破思维结界就仰仗这小小的,却凝聚大能量的书籍了。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武装大脑,使得思维的世界不再局限于地域与经历的挟制;在抽象的世界,曲径通幽地跨越结界,穿梭于时空,实现个人的心智成长以及能力拓展,避免与现实世界名权利欲的正面交锋,避其锋芒,暗渡陈仓,达到冲破结界,让梦想成为可能的目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跳出思维的结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rc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