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总是给你弟弟闹啊?!”
那晚他俩在玩玩具,我在准备早餐,还没等淘好米,外面的兄弟俩又吵了起来。
出来一看,原来是因为争夺一把枪,哥哥胜利了,弟弟哭了。
我没好气地上来就熊了这么一句。
说完就后悔了。
“总是”这种话,太容易在生气时破口而出:
和老公吵架:“你总是不关心我”
说弟弟:“你总是哭个没完”
说哥哥:“你总是给弟弟闹”
说他们:“你们总是不让我省心”
把一次事情,上升到总是的高度;把个体的事情,上升到群体的高度,仿佛是我们的习惯。
然而,这个挂在嘴边不起眼的词,却是个“毒药”。
01
内心的解释风格,影响着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说到这里,我们先说一个概念——解释风格。
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他会问自己“为什么”?
他的回答通常包括三个部分:
是谁的错?
错误会持续多久?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会受到影响?
这三个问题非常重要:
第一个:坏事出现时,他是怪自己还是怪他人;
第二个:坏事在他心里是永久存在还是偶然发生;
第三个:他认为坏事是特定情况才出现的,还是会持续出现?
同理,当孩子身边发生好的事情时,他也会有种疑问。
而如何回答,就是他的解释风格。它是孩子面对一件事情时,内心的解释。
1.解释风格往往决定了孩子如何行动。
考试考得不好时,如果孩子埋怨自己脑子笨,不适合学语文,那么他就会失望和懈怠,更加不可能学好;
如果他能把考试考不好看做一个暂时的情况,“这次考不好是因为这阵子没重视语文学习,我要更加认真听讲,课后多用点时间,一定能够赶上”,抱着这种心态,就肯定能够进步。
2.解释风格影响着孩子的信心。
孩子参加篮球比赛,团体失败了,比分14:8,乐观的解释风格会客观看待,分析有几分是自己的原因。
因为我没助攻好,丢失了2分,因为大壮没投好球,丢失了2分,等等,他会意识到这是团体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责任。
悲观的解释风格会把错都揽在自己头上,“都怪我,要不是我拉后腿,团队早就赢了,我就不适合打球”等等。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错在他们时,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不用怪自己。
3.乐观的解释风格让孩子有积极的处事态度。
我们要培养孩子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
好事是永久的(事情的起因是不可改变的)、普遍性(起因会一直持续下去)
坏事是暂时的(起因经过努力可改变的)、特定的(起因只会影响某些情况)
哥哥看到妈妈抱着弟弟,吃醋了。
悲观的解释风格是:妈妈总是抱着弟弟,不抱着我,妈妈偏爱弟弟,不爱我。
后果是哥哥生气了,埋怨妈妈偏心,但是妈妈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妈妈又抱着弟弟了,没抱我,是不是妈妈更爱弟弟一些呢?可是,前几天妈妈去超市特意给我买了爱吃的芒果和草莓,所以,我应该给妈妈提一下意见,让她知道我也想要抱抱。
结果是哥哥给妈妈说出自己的需求,妈妈答应他,等回到家,再抱他一会儿。
02
乐观的解释风格,让孩子远离抑郁
看到这里,可能你就会纳闷,这种解释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形成,如果不经干预,就会保持一辈子。
孩子小时候,有时候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念头。
当他摔坏了水杯,心里还没清楚地想明白,但被指责“你总是这样,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他的耳朵听进去了这句话,思想也慢慢地吸收了。
考试没考好,被指责“脑子笨,不聪明,学不好”在这种夸大的指责中,渐渐地,孩子会对自身价值产生失望。
另外,孩子会在你批评自己或者他们时,习得你的解释风格。
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孩子会在榜样中观察学习,而父母就是孩子最会去模仿的人。
你生气时,会向身边人做出解释。
而如何解释,不仅是你的解释风格,还影响着孩子的解释风格。
所以我们无论面对自己还是孩子的失误时,要着重强调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指责个性和能力。
文章开头那件事,我可以说:“你平时对弟弟很好,照顾他穿衣服,给他玩,但是今天因为抢枪,把弟弟弄哭了,我看看,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让他高兴起来呀?”
面对孩子没考好,可以告诉他:“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说明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是方法不对,还是什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研究20年之久,在1000多个研究中50万名成人和儿童测试中,得出三个结论:
1. 悲观的解释风格使人更容易抑郁
2. 他们在学校、工作等场所表现出来的成绩都低于其潜在能力;
3. 他们的身体状况更差。
而之所以写这个话题,是因为前阵子在武志红公众号看到的这篇文章:20个抑郁症休学家庭:多是优等生,也有博士后母亲,这个战场血流成河。
里面写了20个重点中学的优等生,身患抑郁,学习生活停摆,抑郁的原因,有的是校园暴力、有的是失恋、有的是糟糕的亲子关系。
这篇文章,勾起了我很多的记忆,高中、大学、工作后,在我身边听到、或者看到的,有不少人得了抑郁,其中很多人特别优秀。
曾经我特别不能理解,成绩优秀、有特长、能说会道,怎么就抑郁了呢?
为人母后,看了很多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渐渐明白,你的童年知道答案。
幼时的悲观想法,不易察觉,也不起眼,但是会造成孩子长大后抑郁和低成就感。孩子在童年父母的引导、乐观氛围,是他们心灵健康的良药。
03
每天十几分钟,小游戏培养大习惯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实施了宾夕法尼亚预防计划,对小学生进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长期追踪,证实乐观ABC法则是一项能够教导孩子适用一生的技能。
一旦孩子开始应用这些技能,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掌控感和更少的失败感,可以改善他们的心情,建立自我强化系统。
但在长期追踪时,也发现,所有心理治疗的积极影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因为人们会忘记所学的东西,所以父母将技能融入自己思维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做孩子乐观的榜样,塑造乐观的环境,才是长久之计。
塞利格曼在《教出乐观孩子》这本书中提出了乐观ABC法则,这个法则简单来说分为四步:
1.捕捉思维:当你感到难过的时候,尝试感知脑海闪现的想法,确定你是为什么而难过
2.思维评估:要明白很多第一时间蹦出来的想法不一定正确,要搜集证据证实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有偏见的认知会使人们只看到与他们看法一致的证据,而将反驳证据弃之一旁。
3.思维替换:坏事再次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替换自己闪现的想法。
4.化解灾难:将精力用在改正问题上,而不是对事情恐惧的幻想中。容易抑郁的孩子,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坏可能上,要引导他想象其他可能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然后专心寻求自己可控部分的解决办法。
之前我在书里写道,在晚上和孩子进行十几分钟的游戏环节,互相说出彼此今天高兴的事和伤心的事儿,能够更多地了解孩子,增加亲子感情。
现在结合塞利格曼乐观ABC法则,应该再丰富一下这个环节的内容。
当孩子说因为什么事情开心时,我们可以让他谈谈为什么这件事会让他开心。
当孩子说为什么事情生气时,也可以让他说一下为什么生气。
重点是让孩子感受到自身想法,并引导他看到同一件事情,想法不同,感受就会不同。
A是事件,B是想法,C是感受。
A今天出门碰到一个朋友,打招呼他却没理我。
B他不喜欢和我做朋友了。
C难过,他为什么不喜欢我了?我最近做了什么事让他不高兴了?
换个想法:
A今天出门碰到一个朋友,打招呼他却没理我。
B他在想事情,根本没注意到我。
C无所谓,明天去学校见面问一下他。
很多人都认为,心情好坏是由发生的事情决定的,有人违背我们意愿时,我们生气,但是发生的事情不决定心情,关键在于你怎么想。
04
保持乐观,让好运与你同在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谈到,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会有能量,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她起共鸣,被她吸引过来。
如果一个人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那么就总会觉得有倒霉的事情发生。
大脑每秒要处理四千亿比特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比特的信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听到我们想听到的,其他的东西被大脑自动过滤。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选择地看世界、体验世界。
而我们如何进行过滤,来自于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和态度。
教育界有句名言说:播种动机,可以改变行为;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培育人格;播种人格,可以掌握命运。
深以为然。
小时候孩子的挫折,大多是摔跤、吵闹、抢玩具这之类的小事,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面临更多、更大的挫折:和同伴闹别扭、成绩上不去、不喜欢老师、被人误会等等。
我们不可能一直在他身边指导他、教育他、帮助他解决问题。
只有在他们小时候,在点滴小事中,引导他们,常常转换思路,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和碰到的问题,等他们长大了,就有方法、有底气去自己面对解决。
我们越早地奠定他们乐观积极的基调,那么他的未来就能够更大可能地和那些乐观的人交往,更大概率地快乐,有更好的运气。
幼时是良机,乐观是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