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伤不起!
倩儿本周六的数学补习课老师换了一位老师,说是原先的老师病了,事先我们没接到通知。另外,两个小时间的补习课,安排用来做随堂练习册上的题,老师只讲解了一道。
听后我很生气,这是在敷衍,是在浪费生命!
倩儿每周六到市里来上补习班,从家到公交站约二十分钟(往返由家长骑电动车接送),从坐上52路公交车到火车站约五十分钟,再从火车站转乘12路公交车到培训学校,约半小时,还不算期间等公交的时间,单程花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往返共需要约三个小时二十分钟。花三个多小时来上两个小时的课,五六个小时竟然就为来做区区几道数学题的,这时间成本也太高了!
一个学期总共就16个周,学校、家长恨不得掰着指头数着过,在这里竟被糟践了!浪费我们支付本次课的学费事小,可恨还浪费了孩子宝贵的五六个小时的整块时间!
我需要个说法!
不是我夸大其词,而是时间,我们真伤不起!
提及时间话题,总是感触颇深。前些年还不怎么觉得,近几年来,似乎时间的脚步加速了,没怎么感觉自己竟到了中年,那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缠着我要糖吃的娃娃们就要长成大人,原本给我全部依靠的父母,如今出行需要我照顾,当年看得重过生命的情情爱爱,曾得之幸福甜蜜失之痛不欲生寻死觅活,而今早已风轻云淡一笑泯千仇……一切恍如隔世,却又仿佛昨天。
学生时代常常写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光难买寸光阴”的诗句,会常用“时光一去不复返”、“岁月匆匆”、“时光流逝”这样的词句,描述自己对时光的认知和体会,却只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为赋新词强说愁,故作恣态罢了。如今识到愁滋味了,真正体味到时间珍贵,岁月无情,进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总还是想抓住点什么留住点什么,决定做点啥或者学点啥。于是,买了些书,报了会计初级培训班,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起初并没有给自己设立多么远大的目标,只是想在总时间里实实在在地感受自己的存在,好过工作之余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吧。
随后,问题来了,什么都想做,却一样也没做好。
每个人的业余总时间有限,每天、每周就那么多,我既想读完买来的几本书,又想学习(复习)会计教材、做试题;我既坚持上会计课,又想坚持做到微信公众号日更。结果是,书读得本本都是一半一半的,没一本是完整读完的,微信公众号日更也没能坚持做到,每每挤兑出时间要写点什么时,竟没了灵感,有灵感时却困于无处着笔,竟有时,对着电脑两三个小时楞没写出文章来,白白流失了时间吧,还因此熬夜影响了听课学习效果。一连串的恶性反应,大呼:臣妾做不到啊!
退却开始滋生。蔓延。
比你年轻比你富有比你成功的人,却比你更努力更勤奋!
我将如何立足?加油吧,惦惦脚,就够到了。
碎片时间整理动起来
碎片时间整理动起来罗振宇在其2017年元旦的跨年演讲时提出一个概念叫“国民总时间”,他认为这是个恒定的总量。多么新鲜,却又多么让人为之觉醒!可不是吗?!
“所有的行业,不管是电影、游戏、休闲、度假,还是什么直播,……每一个行业都是在这个时间战场当中要自己的一杯羹。”因为,“一个咖啡馆和一个出版社,一个度假酒店和一个游戏,本质上他们都是竞争对手。”为什么?因为用户为每一个商家支付的不仅仅是钱,还要支付时间。
他举了一个例子,猫眼的老板郑志昊曾提电影业2016年和2015年已不是一回事了,16年较15年呈下滑趋势,而按经济学常识经济越是不好,娱乐业应该越好啊。原因:看电影已不是一次碎片支付,是一次整块的支付,很多人付不起。看电影大概两个小时,前后的路上还要时间,你会花三到四个小时来支付给一部电影,如果它不好看,你面对的风险变得非常大。原来大家还说一个电影好不好还敢进电影院试试看,现在不敢试了,三四个小时,支付不起。
现实如此。在国民总时间里,我们每个人的时间被工作,被网络,被淘宝,被微信朋友圈,被琐碎且必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诸多分隔得支离破碎,碎片化时间已是常态。
我又该如何整理、优化?
粗略地对自己总结如下:
首先,动起来。
想做什么立马行动,必须先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成天天马行空地一味地想是想不来的,必须先让自己行动起来。
其次,选择高效的工具。
比如出行,选择高铁、飞机交通工具,会更方便更能节省路途时间,当然需要支付较为高的费用;
比如考取某证书,选择参加培训班远强过自学节约时间和精力;
更好地管理、利用碎片化时间亦需配备适当的工具。讲一个反面的我个人的例子吧。当我敲完这些文字时,我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死机重启过三次。这不仅是对我时间的浪费,更是对我感情上的伤害。我发誓,换掉它,就明天!
记得在卢璐说的《如何活在碎片化的时代》文中,作者带着两个娃儿同时经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写出很多好文章,为了让自己能写出更多的文,她为自己配备了一台Macbook air,因为Macbook air非常轻,可以随身携带。她公众号上的文字其实是写于各种各样的地方,在等人的街头、赶飞机的路上、临睡前的10分钟里,慢慢记录、然后再整合起来。
第三,统筹安排合理规划。这样说感觉大而空,说一个最生活的例子:打扫卫生收拾屋子,需要做的:1、扫地、拖地板10分钟;2、洗衣40分钟;3、烧水6分钟;4、读书30分钟。如何安排?肯定是先把衣服放进洗衣机,再把水烧上,再去扫地拖地板,6分钟后倒水,10分钟后开始读书半小时。
有点太小儿科了!哈哈……大意如此,见仁见智吧!
我现阶段规划如下:
1、坚持上会计培训课。考试在即每年仅一次考试机会,故,复习为重要紧急事件,一、三、五上课,二、四、六复习,每天一套阶段练习;
2、在我无法做到可以随时随地地记录自己的灵感写下文字时,在我的会计考试前,微信公众号暂改为周更吧;
3、本月利用睡前时间读完那本《经济学通识》;
4、少刷朋友圈;
5、少吃饭,多锻炼,减肥。锻炼项目为每周骑单车上下班(单程约半小时)三天;
公示于众,并非是要炫耀什么,更没什么可炫耀的,只为督促自己,要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