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读

作者: 荷笑笑 | 来源:发表于2022-08-25 21:52 被阅读0次

    经典教学中的体会:

    首先,读经典不是“读经”,也不能以“读经”的态度与方式来读经典。

    阅读文化典籍、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究竟何在?

    在于学生自主的人格建构与文化建构,学生自身的发展才是阅读的根本目的。所谓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只能在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自我建构中进行。

    “理解就是在你中重新发现我。”(狄尔泰)阅读经典,就是要通过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反观自身,体味自我的生命状态,反思自我的生命历程,逼近自我生命的本质。

    在经典中重新发现自己。

    阅读经典,不应该取“读经”之态度,而应该取“对话”之姿态,尊重经典,但不迷信经典。

    其次,读经典就要读原著,且要精读,而非泛读。

    我的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读经典?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既然经典如此重要,我们自然要在阅读中找到生命的原乡,找到自己。

    有生命力的书籍才是经典,才能代代传承,也许会因为时代的进步,经典有落伍的地方,但是自然地学习,并自然地淘汰,我觉得也挺有意义的。

    我们在读经典的过程中,与作者相遇,我们在另一种生活中文化中,去感知去学习去获得能量。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自己。阅读经典最动人的时刻,便是在文本中读到了自己,有一种突然相遇的美感。我的内心,原来在这里在那时已经就存在了,孤独仿佛也成为一件很美丽的事情。

    那么中学生究竟应该读哪些经典著作呢?

    钱理群先生主张在中学至少开设这样四门选修课:一是一是《论语》和《庄子》,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二是唐诗,这是中国文化最高峰的典型代表,是最健康的青春时期的文学;三是《红楼梦》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四是鲁迅,他是一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家。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从这四门课程中学习中国最顶尖的思想,品味《庄子》思想的原创价值,感知唐诗的刚健质朴,在《红楼梦》中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让鲁迅的批判精神响彻我们的灵魂。

    那么,面对经典,我们应该如何读?

    首先,读经典不是“读经”,也不能以“读经”的态度与方式来读经典。

    这两个概念,并不等于,读经,更多是读以孔孟为源头并作为宗师的儒家典籍,这样的阅读面有些窄,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妨害了学生的文化拓展。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广读深思,而不该囿于一隅。

    而读经典,是为了学生自主的人格建构与文化建构,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在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自我建构中,促进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这样一个自主选择的阅读过程,需要在平等的“对话”与“理解”中完成。阅读经典,就是要通过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反观自身,体味自我的生命状态,反思自我的生命历程,逼近自我生命的本质。通过阅读,通过思索,最终的指向是找到自我,培养他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自由的选择与独立的建构中养育刚健质朴的人格,同时提高以阅读与写作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能力。尊重经典,但不迷信经典。

    其次,读经典就要读原著,且要精读,而非泛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精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vz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