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觉得那些偶像剧真的超级好看!那时候电视剧里面的男主角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卓越。甚至屏幕上出现了他,就会不自觉地笑一下。
可是我一直都忘记了,这样的人是出现在电视剧里面的,他只是一个角色定位。至少直到现在,没有看到所谓的霸道总裁,也没有遇到所谓的带着男主角光环的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是普通人,我们看别人身上带的光,其实是我们自己给他们加上的。
小学看《王子变青蛙》的时候,觉得明道好酷,好有霸道总裁的气息;初中看《仙剑奇侠传3》的时候,又觉得胡歌很有亲和力,极有魅力。
后来呢,在高中的时候,看到书上写了两个男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去了理想的大学,那时候就觉得这样的人真的很酷哎!
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带着眼镜,但是谈吐之间温文尔雅,有不会的问题还会害羞。更加重要的是一直给别人传递那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对于高中生来说,很多时候学习是为了去一个更好的大学,有时候也会很迷茫,所以会把一部分迷茫寄托在其他人的身上。
再后来,关注他们的微博,买了几本他们写的书。会羡慕他们自律的习惯,以及大学丰富的生活。
最后啊,我上了大学,仍然关注着他们的微博和公众号。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微博粉丝主要是二十岁左右的女生,还有很多中学生。
他们微博的主要内容从学习的日常,变成了各地的旅游美景,各地的美食,还有种种的自拍(自拍真的超级多,虽然很清秀),此外还会推荐他们创业公司的很多化妆品。
不再和以前一样认真简单,微博上发的东西也大多时候符合女生的胃口。把大多数的女性粉丝当作女朋友,说着所谓的“温暖的”话语,粉丝演化为顾客和消费者,继而乐意为产品买单。一个乐意买,一个乐意卖,再正常不过的交换。(几百万女粉丝的购买力……)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干货或者一个人一段精彩的经历而去关注某一个人的周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主动去关注一个人的微博和公众号,之后便会发现干货越来越少了,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介绍和广告。这在某方面违背了我们的本意。
后来就取消关注了和他们有关的公众号和微博,也不再主动搜索与之有关的消息。可是并没有觉得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也没有要再加回来的想法。
生活毕竟是自己一脚一脚踩出来的,如果一盏灯已经没有办法继续照亮你前行的路,及时放弃也挺好的。也许你会遇到能够照亮你和温暖你的路灯,但是能够成为自己的灯会更棒!
或许成长在某一瞬间带来的触动就是,你很好,我很欣赏你,所以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也可以很好,甚至比你好。
和他们清秀的外表比起来,我会觉得在地铁站提醒我书包拉链的小哥哥更善良,我会觉得教我数学题的同学很聪明,我会觉得在前面骑车还会时不时回头看后面人进度的同学很细心。人始终是要活在现实之中的。
偶像形象容易树立,但是要持久却很难。再见啊,曾经的少年~
你们会有更好的生活,而我依然会在普通的生活里面,跌跌撞撞地摸索前行,这一站再见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