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刘波老师的《教师成长力修炼》,刘波老师说:“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过一种‘新生活’,以抗击日常工作中的琐碎和重复,让自己的职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这句话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以前开学前我总是特别焦虑担心甚至害怕,焦虑自己的教学成绩,担心学生又要惹事,害怕领导同事的评价和看法。读到这句话时,我发现,换一种心态看事情,就不会总是陷于情绪困扰之中。
以“研究”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就会发现处处是可研究的课题。以“研究”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就会发现天无绝人之路。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研究,就能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想到的工作中的困扰有: 教学上,如何减少学生抄作业?如何让尖子生主动学习英语?班级管理中,如何让学生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把这些问题从“烦恼”的盒子里拿出来,放到“待研究”的篮子中,做个有心人,我相信我的焦虑情绪一定会减少很多。
以作业为例,“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开始举行作业设计大赛。这时我们才意识到作业也是需要设计的。作业是备课的重要部分,这是常识。但是我们却因为作业出现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作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天下学生苦作业久矣。而我所带的学生,也出现了抄作业,乱写应付的情况,作业起不到巩固反馈的效果。我苦恼了很久。这一学期我就把“作业如何布置学生才会好好写?”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去实践去调整,相信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刘波老师还说:“坚持把读书写作作为生活方式”。把这两件事作为生活方式,就是说把读书写作当做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事。要想不断成长,并不能逼着自己去自律,去坚持,因为人的自制力往往靠不住。而我曾经多次有这样失败的经历,还责怪自己是意志力不足,结果反而是有了“反正坚持不了,不如不做了”的破罐子破摔心理,就一直原地不前甚至倒退了。
而“研究”心态也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遇到烦恼了,问题了,先对自己说一句: 不慌,让我研究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471/91111c7b3fd0df1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