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宝贝枕边故事婚姻育儿
你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瓷器还是弹簧?

你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瓷器还是弹簧?

作者: 骑狼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20:56 被阅读0次

有一天,我告诉老婆:

“我要写一篇关于好爸爸的文章。”

老婆问我:

“你认为你自己是好爸爸吗?”

没料到她竟然以反问作答,话题的矛头直接指向我。

一时间,我紧张慌乱到支支吾吾、语无伦次。

没想到她看我言辞闪烁,竟然又连发炮的诘问:

“你觉得什么样的爸爸算得上好爸爸?不称职的爸爸与好爸爸有什么区别?”

这时我已经冷静下来,虽然我还没有构思好关于爸爸文章的具体细节,但是内容早已成竹在胸,自然1234侃侃而谈。

                1.五种情景下的比较

陪伴

不称职的爸爸:白天忙着上班,下班后要么应酬,要么继续埋头于案牍处理公务,要么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刷手机,对孩子乞求陪伴的神情视若无睹。

他们常说的话是:我负责挣钱养家,妈妈不用负责貌美如花,把孩子带好就行了。

他们用淡漠的行动证明,他们是孩子身边的“隐形人”,是老婆孩子生活中的旁观者。

这样的爸爸培养的孩子性格多孤僻、敏感、胆小,小的时候较难被集体接受,长大较难融入团队协作。

好爸爸:深谙“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们始终把孩子和家庭的优先级放在第一位。他们不仅陪孩子做游戏、辅导孩子做功课、给孩子讲故事,更是孩子每一个重要时刻的见证者:第一次洗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完整的话,第一次拍照,第一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第一次获奖。

他们分享孩子每一份喜悦和荣光,同样分担孩子每一份伤心和难过。

教育方式

不称职的爸爸:他们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他们宁愿相信拳脚、皮鞭、棍棒,也绝不选择付诸敦敦教导,耐心引导,他们认为只有把孩子打痛了,孩子才会铭记教训,才会规规矩矩、俯首帖耳。他们忽视了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很难是有个性有主见的英才,多会是唯唯诺诺、言必称是的良民、顺民、庸才。

2016年4月品学兼优的汉中女孩雯雯,因为在同班女同学家玩一夜未归,尽管同学父母为雯雯作证,证明她在自己家里并没有其它逾越行为,还是被亲生父亲脱掉衣服用树枝活活抽死。

好爸爸:教育孩子“晓之于理,动之以情”,以理释疑,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他们相信孩子每一次犯错,必有其原因,孩子犯错有故意为之,有无意之举,一定会区别对待。纵是孩子乖张妄为,也会平心静气,循循善诱。

这样的教育培育的孩子自然内心强大,知得失,而明进退。

为人处事

不称职的爸爸:不懂的以身作则,也不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朴素道理。

这样的爸爸想让孩子孝顺,自己却对孩子的爷爷奶奶不管不顾,态度冷漠,言语激烈。

想让孩子“温、良、谦、恭、俭”,自己却粗鲁、凶恶、骄傲、傲慢、奢侈。

想让孩子不贪财不逐利,自己却中饱私囊沽名钓誉,

想让孩子勤奋、努力、上进,自己却懒惰、疏懒、堕落,甘愿沉沦如行尸走肉。

好爸爸:他们明白“最好的家教,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主动做孩子的魏征,做孩子“正衣冠”“知得失”的镜子。

他们把孩子置身在他们期望孩子拥有的正面品质之中,让孩子耳濡目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成长、进步。

他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会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教育孩子不仅会讲道理,更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那些优秀的人从来都不止画饼,更沉下身子揉面、烧火,做饼。

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就是教育孩子以身作则的典范。其父要求梁启超要有民族节义精神,不仅经常讲陆秀夫,保护幼主奋战元兵,最后投海就义的故事,更是以身作则,投入国家禁毒禁盗事业之中。

兴趣爱好

不称职的爸爸:试养育孩子为放风筝,线紧紧握在自己的手里,想怎么扯,就怎么扯,想往哪拉就往哪拉,孩子的兴趣爱好必须服从自己的意志和安排,想学什么,想干什么,自己的话就是旨意,只能服从,不能质疑,不能有第二种声音和想法。

他们忽视了孩子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而绝不是自己生命的附庸。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多会自甘平庸,生活的虽安稳却常常遗憾、痛苦。

2018年1月31日是马上新年的喜庆日子,北大留美硕士王猛却选择在这特殊的时刻,以极端的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控制与伤害”,本应该是父慈子孝,血浓于水的父子关系,竟因为父母的过度干涉、控制变成了不回家、不见面、不交往的仇人。

好爸爸:一如纪伯伦在《孩子》一诗中所写,“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好爸爸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只会因势利导,绝不会故意使绊子,从中作梗,阻挠干涉。即使觉得不妥,也会耐心征询孩子意见。这样的爸爸是孩子成长的灯塔,从来不想成为扼杀孩子兴趣爱好的掘土人。

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的慈父,更是他们的朋友,对每个子女的前途他都精心考虑和安排,但从来不搞一言堂的包办,而是充分考虑子女的兴趣,耐心反复征询意见。在这样的教育下,梁启超9个子女各个成才,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家,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其妻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开拓者……。

梁启超9个子女各个成才

过分要求

不称职的爸爸:只要是孩子要的,不论经济条件如何,也不考虑孩子的要求是不是过分,他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初看爱的深沉,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溺爱。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对于孩子来说,习惯了一味索求,就好比习惯了风和日丽的天气,如果有一天在自己迎接疾风暴雨的时候,在不测风云的挫折和挑战里,这样的孩子必然惊慌失措被挫折击倒。

好爸爸:面对孩子的要求,他们会辨别区分,有所取舍的给予,他们更明白“穷养和富养”的真正含义,这样的爸爸教育孩子通过双手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2.你希望孩子成为瓷器还是弹簧?

杀毒软件行业翘楚猎豹CEO傅盛经常作一个比喻——你更想成为瓷器还是弹簧?

“瓷器看上去很美,很坚硬,但只要遭受一点外力就会碎掉,我们管它叫玻璃心,瓷器心。”

“而弹簧就是有不断向下施加压力的劲道,虽然看上去很脆弱,看上去压的很深,一旦它迸发,就会产生比以前更强大的反弹力”

“弹簧的特性就是能把所有你遭遇的困难、失败,全部吸收,转化为再次崛起的机会、养分”

不称职的爸爸,往往培养的都是瓷器,看起来美轮美奂,看起来坚硬厚重,其实美和硬都只是表象,其本质很脆弱。

好爸爸培养的孩子,多能成为弹簧一样的人,看起来不起眼,实际每一根神经都是钢丝,都经过父爱温火煅烧,更加不屈,更加坚韧,更加经受的了挫折。

好爸爸培养的子女多是内心丰满强大的人,这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吗?

很多人,对于成为一个好爸爸的意义没有概念,觉得为人父,那有什么好坏、称职不称职的分别。

实际上意义重大:爸爸的优秀与否决定了孩子是成为瓷器受力即碎,还是成为弹簧不被击倒。

“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父亲!

          3.你会成为那一等级的爸爸?

我想,好爸爸并不是天生的,他们也是从不称职,再到合格,再到优秀,好爸爸也是通过一步步学习,与孩子亦师亦友,慢慢提高共同成长的。

天才与庸才只差一步,这一步叫勤奋,好爸爸与不称职的爸爸,也只差一步,这一步叫用心。

老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孩子需要的长久的用心栽培。

如果以陪伴,教育方式,为人处事,如何对待孩子兴趣爱好和过分要求作为评价一个爸爸的关键业绩指标,每项指标20分,60分及格,80分以上算好爸爸。

你会成为那一等级的爸爸?


相关文章

  • 你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瓷器还是弹簧?

    有一天,我告诉老婆: “我要写一篇关于好爸爸的文章。” 老婆问我: “你认为你自己是好爸爸吗?” 没料到她竟然以反...

  • 你究竟想成为瓷器还是弹簧

    瓷器看上去很美,很坚硬,但遭受一点外力就会碎掉,我们管它叫玻璃心,瓷器心;而弹簧,就是你不断有向下施压的劲道,虽然...

  • 跟孩子好好儿说话

    妈妈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商量的语气。如果你不愿意,那这事你可以不做,或者你有什么更...

  • 你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

    我考大学是九十年代,高中班里考上985的,一般都是小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大学中学教师,大单位工程师,机关里...

  • 长投学堂0330晨读感悟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贫富差别,其实还是思维方式的差别。命运是弹簧, 你弱她强。要成为征服命运的强者,...

  • 你真的不必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但请一定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你是否曾经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女孩子可能会说希望自己是一个阳光灿烂,...

  • 2021

    我好像在逐渐明确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曾经听说,你将来会成为的样子,大部分都是你过去曾经想要成为的样子。 知性、冷静...

  • 皇家气象——明代黄釉瓷器的时代特征

    隋唐以来黄色成为皇帝的御用色,黄釉瓷器也从诸多色釉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的御用瓷,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书...

  • 孩子像弹簧

    用力向下压弹簧,弹簧会快速收缩,可是,只要稍一松手,弹簧马上就又弹了出来。用科学术语描述就是弹簧具有弹力。可是,学...

  • 孩子是弹簧

    我的师父王金宪教导我说:“孩子就像弹簧,你越压它,弹力越大,你不压它,它就没脾气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可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瓷器还是弹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zp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