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亲近、关注、理解和接纳的是我内心里的哪些自我?我应该让它们发挥更多的作用,因为这么做能尽可能地加深依恋关系,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生存的概率!我身体里的这些自我是好的、安全的,是能帮助我们走近他人的。与此同时,遭遇疏远和冷落的又是我内心里的哪些自我?我应该让它们远离自己,因为它们会威胁依恋关系,进而威胁我的生存。我内心里的这些自我是不好的、可怕的、不被爱的,它们无法走近他人。”
孩子从亲子互动中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他们不是在父母的言语里找寻,而是在自己的感受中找。他们会记住是什么让自己获得了父母的笑容、关怀、拥抱和陪伴,是什么让自己遭到了父母的惩罚、拒绝、批评和疏远。
“成长中的孩子容易把感受转化为自我认知。因为父母不爱我,所以我不可爱;因为我遇到了不好的事情,所以是我不好。”换句话说,孩子会根据与养育者相处的感受来推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某些情绪,对这些情绪感兴趣、不排斥,孩子就会知道,他们内心里的相应自我是安全的、可爱的、有价值的;如果父母用抑制、惩罚、拒绝来回应孩子的某些情绪,或者试图改造它们,孩子就会明白,他们内心里的相应自我是危险的、不好的、不可爱的、超过了限度的。
虽然我们有必要约束展现出“坏行为”的失控孩子,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藏在坏行为背后的是一个正在痛苦中挣扎、需求未被满足、迫切需要大人理解的孩子,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孩子眼里,大人说的话并不针对具体事件,而是传达了“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信号。所以,把孩子做的事(可能是“不好的”事)与他们是怎样的人(孩子的本心是好的)区分开来才如此关键。
当然,我们并不希望看到孩子打人(行为),但我们确实想让孩子拥有表达愤怒(感受)的权利。我们也并不希望看到孩子在商店大哭大闹(行为),但我们确实想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感受)并努力争取。我们也并不希望孩子晚餐只吃冰淇淋(行为),但我们确实希望孩子能够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拥有自主权,能够知道做什么事情会给他们带去好感觉(感受)。
如果我们没有明确肯定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让他们知道,即使他们撒泼打滚,我们也爱他们,那么他们就会把行为与感受混为一谈。他们会认为,依恋关系的安全有赖于压抑行为背后的感受。长远看,这会让他们形成病态的关系模式。
婴幼儿阶段非常重要,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孩子日后能否成长为独立、自信、拥有自我觉知能力和健康人际关系的成年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