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备的谥号叫昭烈帝,觉得很普通吧,但中国历史就这么一个昭烈帝。
孙权的谥号叫吴大帝,我真寻思这是谁想出来的!印象当中是《谥法》中没有“大”这个谥号。
2、
民国初年,庆亲王奕劻病逝,满清遗老们寻思着要给老庆上个谥号,请求退位皇帝溥仪批准。溥仪大笔一挥,写了个“丑”,因为溥仪实在不喜欢这个为了贪图一时的荣华富贵,间接毁了大清朝的老不死的!
“不行啊,皇上!”摄政王载沣说道:“这个谥号太难听了!”
“那就换一个!”载沣是溥仪的爸爸,所以多少还得给点面子:“谬。”
“谬”和“丑”都是秦桧的谥号。
“皇上!”载沣说道:“庆亲王虽然不好,但是毕竟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老人!”载沣说的对,毕竟“奕”字辈的家长在当时几乎是死绝了。
溥仪又改了几个,基本上是把《谥法》里所有的混蛋词都想了一遍,载沣还是说不行。最后载沣提议,将老庆的谥号为“密”吧,追悔前过曰密,就说老庆他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原来谥号的传统,满清还保留着。
3、
说个宋朝时期的事。
岳飞死后,朝廷将其谥号为武穆,据后世学者分析,这个谥号不是很好,意在对岳飞进行贬低。同时,岳飞的政敌秦桧被谥为忠献,这个谥号就要比岳飞的武穆好多了。后来宋朝因为韩侂胄开禧北伐,对岳飞进行平反,承认了岳飞的功劳,加封岳飞为鄂王,将秦桧改谥为“缪丑”,宋宁宗死后,宋理宗即位,宰执由主战的韩侂胄改成了主和的史弥远,不知道什么原因,岳飞此时竟然被加封成了忠武,按理来说不应该呀,不过合情合理的地方在于,秦桧又成了忠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