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
昌景黄建设走笔

昌景黄建设走笔

作者: 沃若1970 | 来源:发表于2020-08-29 09:47 被阅读0次
    桥隧相连

    八月,刚刚遭遇过五十年一遇洪涝灾害的黄山脚下,气温骤升,8月13日,高达摄氏38度以上的气温已持续近一周。横贯黟县、休宁县的昌景黄铁路站前1标26.206公里建设工地上,中铁四局四公司项目建设者“抗疫情 保增长 大干100天”劳动竞赛如火如荼,截止当天,1标经理部开累完成产值10.2亿元,施工产值和现场桥隧路基等实物工程均已完成过半。

    焊花 焊花

    这天,昌景黄铁路站前1标三分部项目总工吴亚龙走在3号搅拌站场内,查看污水压力机的运行状况,项目引进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系统,泥浆压滤成泥饼用于便道,废水过滤为清水冲洗砂石料,再加上搅拌站建点指出创新采用的雨污分离系统,一次性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排放及再利用难题。淮河水利委委员曾两次到搅拌站调研,对3号搅拌站这套完善的环水保系统应用成效给予高度好评。

    交底

    上午十点,已是烈日炎炎。三分部黟县东站462.91米东亭河大桥施工现场,钢筋班组的工人们在连续梁腹板内绑扎钢筋,带班负责人和班组长不断地查看图纸,避免钢筋下料失误。吴亚龙和三分部现场技术主管李志鹏拿着图纸也在仔细校对钢筋布局,两个人还就下一步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落实做了进一步交流。

    大干 大干

    “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形成一个技术交底、一个督促、一个检查的技术闭合。目前连续梁施工,主要卡控要是波纹管定位、钢筋保护层和后期的张拉和压浆,确保350时速的高铁梁面的平整度。”吴亚龙说。

    李志鹏每天盯在工地,他除了给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还要对工序操作进行旁站督查。身上的衣服上午湿一遍,下午湿一遍,溻干了的地方有时候会起一些小疙瘩,奇痒,但他顾不上,用花露水蛰蛰就好,“这几天高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前,温度能达到三十七八度,钢筋被晒得烫手。所以,我们一般会避开这个时间段上班。”

    交流 交流

    昌景黄铁路1标隧道全长20.6公里,隧道占比高,有5座隧道,其中,6449.4米长的云头山隧道由三分部和二分部从进出口“对打”施工。云头山隧道裂隙带涌水严重,设计勘探显示日涌水5000方,而在开挖过程中却达到了7700方,2019年12月,三分部负责施工的隧道斜井涌水倒灌,水深没腰。三分部租赁了皮筏艇,进入斜井,观测水势、突水突泥、掌子面是否坍塌等状况,施工进展严重受阻。

    2020年突发的持续暴雨,又带来了严重的山体渗水,眼下,更遇高温,云头山隧道进口施工也顿时掣肘,三分部紧急调整生产自救施工方案,采取注浆的方式增强开挖面仰拱支护安全系数,班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潮湿与闷热交织的隧道内,劳动强度陡增。

    绑扎 绑扎

    而因为雨水冲击造成生产自救的还有二分部管段的休宁河特大桥、东山隧道等施工点。“还好,没有泥石流,上游的水冲下来把栈桥冲垮了,隧道山体水系排泄把工区淹没了,没有人员损伤。”7月7日早上六点半,二工区党支部书记李锐正在休宁河特大桥工区值班,眼看着栈桥没了,他一边招呼工区技术员们转移办公室设备和图纸资料,一边上报险情。

    交流 交流

    昌景黄铁路1标经理部党工委书记胡雪松接到电话,七点就赶到了工地……,半个月后,持续降雨终于停止了,二分部迅速重建栈桥,这里是工地桥隧施工物资的重要交通线。

    8月14日,二分部钢筋班组的工人们开始绑扎715.3米长的休宁河特大桥64米现浇连续梁腹板钢筋,腹板比路基地面低5米,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作业平台,阳光炙烤,腹板内温度已超过摄氏45度,人即使不干活,汗顺着手指也会流下来。

    工班长刘纯良不停地查看各个部位的钢筋布局、点焊及绑扎情况,图纸也是他寸不离手的宝贝,他说:“项目部把最热的时间段避开了,我们一般早上五点半到十点半,下午是三点到七点半下班。现在大干抢工期,不管它难度多大,我们都尽量的坚持,尽量做到最好。”

    蹲在腹板上绑钢筋的作业班组工人刘如应汗流浃背,他笑呵呵的接了刘纯良的话,说:“我们这个质量相当严格的很,必须满扎,差一格都不行。”

    战高温 战高温 战高温

    说话间,胡雪松和李锐也来到了休宁河特大桥连续梁钢筋绑扎作业面,洪涝过后又高温,现场安全管理加大了力度,项目书记们自我加码,得空就到了工地,工间小憩,和现场管理人员、作业班组工人唠唠嗑、说说话,有时还带来防暑降温品,气氛轻松、愉快。

    与此同时,承担1标190片箱梁预制、架设以及一座跨高速公路桥施工任务的一分部梁场,也是一片忙碌景象。一分部党支部书记王文超例行安全检查,看到技术员储彬彬,谢亮和今年刚分配来的新员工姚续辉,张奕瑄两对师徒,在做箱梁张拉前的技术交底,赞许地点点头,打电话到办公室,漂亮单纯的女孩倪萍和王若薇师徒俩拿着相机跑过来,一对一的现场练兵,抓拍烈日下的建设风采。

    智能梁场 导师带徒 学习 学习 检查 专注

    昌景黄铁路1标管段自然环境脆弱,生态保护要求高。为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解决当地地材资源匮乏的问题,昌景黄铁路1标设立洞渣场,对隧道内开采的花岗岩进行集中处理再利用。近期,高产,1标隧道每天出渣4千吨,洞渣场破碎加工达到3千吨,石料全部返回到线下项目。

    胡雪松在智能监控室,向洞渣场场长黄沈明了解生产情况。

    “黄厂长,现场级配用量大,目前洞渣运输量和加工量,匹配不匹配?设备维保还正常?”

    “现在洞渣进场有个四千多吨,我们每天加工三千多吨,已经达到了生产线的最高值。”

    “那更要注重设备维保,无人化作业生产车间的喷淋系统要及时打开。”

    “放心,我们绿色生产的物联网系统,车间内布置了pm2.5探头,只要这个pm2.5超标,喷淋系统包括雾化空气炮,就会自动打开,确保整个加工场内pm2.5在四十左右的优良值范围内。”

    信息化监控 美不胜收 采访小团队

    环保、智能化的洞渣场,直接减少了原设计3个弃渣场以及4公里临时便道的投入,换句话说,就是减少了150亩耕地和林地的占用,这个优化方案受到国铁和沿线多单位观摩调研,业主对洞渣场环水保成效给予很高评价,“环水保做得好不好,大家只要看洞渣场周边的环境,建厂一年多来,基本还是原貌,无论是下雨天还是晴热天气,几乎看不见四周树木粉尘附着,这就是目前环水保工作的成效。”胡雪松复述业主领导当时的讲话,至今很开心。

    行走在依山傍水的昌景黄铁路站前1标工地,草木葱郁,河流清澈,见证中铁四局建设者为把这条被誉为“最美高铁”的工程打造成“生态交通”的“绿色走廊”的探索与付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昌景黄建设走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dd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