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
如果要做一份统计,说说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失眠一定榜上有名。
关于失眠,说一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吧。
隔壁新搬来一位女邻居,见过几次面,也打过几次招呼,前段时间又在电梯间里碰到了,我看她气色不是很好,黑眼圈有点儿重,就问她是不是睡眠不好?
这一问,算是把她的话匣子打开了,原来最近这段时间她的生意出了点问题,心里头急啊,到了晚上,人虽然躺在床上了,但心里头还在嘀咕生意上的事情,越想越烦,越烦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烦。烦心的事情抛之脑后,不去想不就好了,不由自主啊。有时候烦得厉害了,不得不到阳台上透透气,才能冷静下来。
但见她舌红苔黄,想来有一张方子应是对症的。这就是张仲景的栀子豉汤。仲景先生开出的这张方子非常简单,只有两味药,一味是栀子,一味是豆豉,合起来叫栀子豉汤。
《伤寒论》原文载: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
辨证的关键就在一个字:烦。为什么烦,因为有热。
心里头有热,人会比较烦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有一个词叫坐立不安,大概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到了晚上,躺在床上,翻过来,覆过去,像摊煎饼一样,这就是心中有热,虚烦不得眠。
栀子豉汤:栀子9克,豆豉4克。脾胃虚寒慎服。
栀子花很漂亮吧,宋代有位大诗人叫蒋堂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它: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
白玉花就是洁白馥玉的栀子花,金黄子就是栀子果,也是中医里的一味良药,我们今天介绍的这张方子用的就是栀子的果实,它可是清热高手。
大家再仔细看,这栀子像什么,像不像人的心脏,所以栀子可以清心火,它清心火的方式有一点迂回,有一点自己的小策略,小战术,它是把心火往下引,引到膀胱,一排尿就把热带出去了。心火旺的人小便一般都偏黄,等到黄浊的小便越排越清澈,心火也就清得差不多了。
为什么不用黄连呢?黄连最擅长清心火。相对来讲,栀子更全能,它不光能清心火,三焦有火它都能清,比如说肺火,或者说肝胆脾胃有火,这把火烧到了胸膈,只要胸膈有火,人就会觉得烦躁,难以入睡。
栀子能在上中下三焦之间游走,说明它的流通性很好,不会郁在那里,黄连很容易郁在那里,两味药都是苦寒的,一旦郁在那里了就会像冰一样阻碍气血流通。
所以张仲景这里用了栀子,栀子已经把烦热导出去了,豆豉又是干嘛的,豆豉长得有点儿像黑豆,但它不是黑豆,而是大豆的成熟种子经过发酵加工而成,既是药物,也是食物,炒菜的时候放一点豆豉,可以起到提香的作用。豆豉是把心中的烦热透出去。像夏天的时候屋子里特别热,又闷又热,赶紧干一件事,什么事呢?把窗户打开。
清代有位医家叫张锡驹,他认为豆豉“能引水液上升”,哪里的水液呢?你看豆豉色黑,就知道它能入肾,自然是引肾中水液上升,让肾水去制约心火。
服用栀子豉汤一定要抓住的关键点:烦。结合舌象来看,舌质红舌苔黄。这种类型的失眠,用栀子豉汤效果特别好。
再说我的那位女邻居怎么样了呢?
大概过了有一个礼拜吧,邻居欣喜地跑来敲我房门,说这栀子豉汤果然管用,虽然依旧为生意上的事情操心,但总归是能睡个好觉了。临走前还特意送了我一盆栀子花,现下,我一边在电脑前敲下这段文字,一边静静地等待着栀子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