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需要,让我接触了一些华为的人和事。自然知道了“华为要求员工45岁退休”的管理制度。
好像是2014年前后,华为开始实施“提前退休”的管理动作。华为的退休,当然是“内部退休”,允许员工离职后仍留存一定数量的虚拟股票(虽说是虚拟股票,但也是员工真金白银掏钱买的),然后每年可以通过股票分红获得现金收入、通过股票增值获得账面收入。
退休政策内容里,主要有两个看点。
第一,达到45岁且司龄在8年以上的员工,可申请退休。(牛逼人物,即使申请了,公司也不批;因为你太牛逼、太重要了。普通人物,如果不申请,很可能准备迎接“各路仙法”、直到你滚蛋;可理解为普通人必须退休,否则你懂的)。有时候,司龄8年、以上但未满45岁的员工,在被排进“短名单”后,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俗称被退休)。第二个是约束条件。部分人员,退休后的工作内容会受到一些约束;比如,不能加入竞品公司、甚至不能做咨询。
从公司、雇主的角度,内部退休是一项管理制度,或者是一个管理动作。合不合理,再作讨论。
我好奇的是,这个制度最初在华为内部实施的时候,员工是什么反应?欢呼吗?雀跃吗?还是暴躁?又或叹息?
粗略合计下,跟这项管理动作有着直接利益关联的,大体有四类人。①符合条件且盼望早日退休的人;②符合条件但还想继续干的人;③将被清退,但获得退休机会的人;④其他在职人员。
不考虑过去和未来的情况下,在职人员,多半是不爽的。“业绩是我搏命干出来的,退休人员他娘的就是各种玩玩玩,凭什么他们可以分钱?”…
已进短名单、被提前退休的员工,多半会庆幸有这么一项制度。当然先要撇掉“被公司清退”的不爽心情。
符合条件但还想继续干的人,或是精神层面想继续追寻和体现个人价值,或是物质层面想赚更多的钱;多半心里会不舒服。毕竟,自己的价值没被公司认可,或者去其他地方赚不到这么多钱。
符合条件且主动期盼的人,很可能对自己人生的后半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规划或铺排,又或者是忙碌了十几年后想给自己放个假。这部分人,多半心怀感激,或觉着自己很幸运。
其实还有一类人。年满45岁但司龄不到8,在公司干了6-7年的人。(按华为的招聘策略,这类人估计不算多)。他们心里估计有“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