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的阴雨之后,家中的一切都感觉潮乎乎、湿润润的。阳台上的衣服虽也阴干了,但拿在手里,摸起来软趴趴的。闻上去,除了残留的洗衣粉的味道外,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异味。睡的床褥子,似乎特别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钻进去睡时,像被细细的雨水淋过一样,凉丝丝的。
我知道,只要天边那一轮红日一出,一切的潮湿都会被蒸腾、烤干。温暖遍布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可我,总成为不了第一个见到太阳的人。每次醒来,阳光已经透过云层,洒落阳台,从薄薄的玻璃窗上,斜射进屋,映照在地板上。起身,走到阳台,抬头望向窗外,再次确认阳光是否足够明亮、强烈。等洗漱完毕后,屋内还遗留着它那明媚的身影时,就知今天的阳光力度刚好,适宜晾晒衣物。
抱起留有余温的被褥,爬上天台,满心欢喜地准备将它晾晒到晾衣绳上,可谁知花花绿绿的床单、被罩、衣物早已整整齐齐地挂满于每一根晾衣绳上。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块栖息地,不然,楼白爬了。
终于,在旮沓角,找到了一小块地方。托起整床被子,用力甩上衣绳,让它独自去享受阳光的照耀吧!
有了这样的经验后,知道在天放晴后的前两天,不要上到天台。等邻居们都已晾晒得差不多时,再去,两三百平的位置,我一人独享。
褪下床罩、床单,一股脑扔进洗衣机,让它们在机器的轰鸣中欢快地唱着歌,疯狂地跳起舞。先把白花花、软绵绵的棉花被折成横条,放在肩头,扛起,“得得得“地爬上天台。抬眼,瞧着远处那一轮日头,正光芒万丈。
白色的棉被,印着大花的粉红的床单,一一挂上后,开始整理各个角,让其前后左右相互对称。接着,拍一拍、抖一抖、拉一拉。离远,再看一番,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日落西山时,手摸着平滑整洁的床单,软乎乎的棉被,舒服之外,一丝温暖由指尖传遍全身,流进心底。
住在高楼之中的人们,生活空间被限制住了,在百米见方之地完成了人类一切的基本活动。中国人又喜用阳光来方便生活,所以洗衣机除了甩洗功能外,很少有烘干的功能。一切衣服的干燥全凭阳光的照射,自然而然地干透。阳台是整个屋子最易接收阳光的地方,也是大家首选的最佳晾晒地。可大件的,又长又宽又重的,在阳台这样狭小的地方,却是施展不开的。
早期建筑房子的人们也是贴心的,在露台的几个角落用铁管烧制了几根柱子。住户用粗的、黑色的塑胶线拉成了一个大大的长方形,四边都可以利用,线也足够牢固、扎实。
露台除了晾晒衣物外,冬天时,住户也会在晾衣绳上挂上自家手工制成的香肠、腊肉、咸鱼。楼面上铺了一块白色的薄膜,摆满腌切好的萝卜条。旁边还有橘红色的桔皮,切成片的山楂.......白一块、黄一块、红一块的,甚是好看。
庆幸住的这幢楼还有敞开的露台,林立在旁的几幢,楼顶又加盖了平房,住上了人。
方寸之地,已无任何空余位置留给阳光,让它肆无忌惮地普照大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