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光流淌
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

01 缘起
2020年12月28日,第一次读完《人间值得》,写了如下感想。
看这本书,就像聆听一位90岁老奶奶的细语轻谈。她的人生很平凡,没有奋力拼搏,没有逆天改命的大女主戏份。丈夫酗酒挥霍,把家庭重担压在她一人身上,家庭关系紧张......她忍,一忍就是十个年头;家庭工作两头抓,实在顾不过来了,就放低点要求,做到及格就可以了……她的人生似乎充满了妥协和平衡,消极和无力,但有幸读到这本书的人,又会感受到温暖,力量和治愈。这位90岁的老奶奶,似乎天生就看透了人生之道,通透豁达。
这两天,偶然看到简友的文章里提到这本书,突然就想再读一遍,一口气读完,对于本书,又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02 关于人生的探讨
网友常常会开玩笑自嘲,说80后、90后是被PUA长大的一代。
确切来说,应该是75后、95前是被PUA长大的一代,这既是我们的不幸,更是我们的幸运。
因为我们有幸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
1978年到2008年,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想商业社会接轨……
这样的时代是造梦的时代,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是激情澎湃的时代,是劝人奋进的时代……
生长在这个时代下的我们,信奉的是“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是曾国藩说的“不为圣贤 便为禽肉”、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光耀门楣 衣锦还乡”……
好像如果不能混出个名堂,就是失败的人生。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指数越来越低,很多人甚至会在痛苦和绝望中呐喊“人间不值!”。
难道人生就没有其他活法?《人间值得》这本书给出了新的见解。
我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读到恒子老师这句话时的震惊和惊喜,仿佛在暗夜中看到明灯。
她说:“人生,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
03 一定需要了解的主角
在奈良一家医院,有一位工作了70年的心理医生。
身髙只有1米48,体重40千克的她,今年已经90岁了,但她仍旧每周连续工作4天,工作不快乐的年轻人,婚姻不和谐的中年人,人人仰慕的企业家,都喜欢向她敞开心扉。她温暖、慈爱的话语,总能让人重燃对生活的勇气……
对,这位就是本书的主角——中村恒子老师。
中村恒子老师于1929 年1 月1 日出生在广岛县尾道市因岛的一个普通家庭。
在大阪当医生的叔叔提出:“谁愿意学医,我就资助其学费。”时,
因为“比起在工厂里看不见希望地工作,也许当一名医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还可以继续中断了的学业。”
16岁的恒子老师拎着一个包袱和提包,一个人从尾道前往大阪,从此走上医生之路,一做就是70多年。
这70多年里,恒子老师没有自己开诊所,都是在医院服务,做一名普通的精神科医生。
婚姻中,恒子老师的丈夫酗酒,夫妻关系紧张,与父母也因为孩子养育的问题有冲突,自己一边工作养家,一边照顾两个儿子。
……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恒子老师似乎都不算是幸运的、幸福的、成功的……
然而,就是这个小个子的女人,如一座山、一条河,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境遇,静静地缓缓流淌自己的人生,绵延不绝。
最后竟然活出了别人羡慕的样子!
04 关于人生的三大课题
课题一:关于工作
工作是为了什么?
工作可以是为了实现梦想,可以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是为了养家糊口。
恒子老师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这个道理,亘古未变。”
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搞错主次,不会被工作绑架,可以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工作就是为了钱,为了养家糊口。
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在生活中拿捏工作的度,不会用力过猛,也不会过度消极。
……
课题二:关于幸福
不幸福主要是因为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要么是因为我们要得太多,要么是因为我们要错了地方(向外求取),要么是因为我们混淆了边界……
所以恒子老师说,幸福就是不要期待过多,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
课题三:关于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关系是人一生都要面临的问题,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千丝万缕。
与关系紧密相关的是距离,懂得保持合理的距离,不远不近,才最好。
……
除了这些问题,书中还谈到关于死亡、关于爱等问题。
纵观全书,可窥见90多岁恒子老师的人生智慧——顺其自然!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