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的厚重感限制自由。”
有人在知乎上问了一个问题,《年轻人最好要接触哪些东西?》
作为一个工作两年仍然是负资产的人,我给出的建议是记账,现在记账,坚持记账。
并不是因为我是松鼠记账的写手而自卖自夸,记账对于年轻人而言,是成人的第一课。经济学是关于生活的课题,没有人能不理会生活。
希望你懂。
记账,现在记账,坚持记账。
对于自由自在过惯了的年轻人来说,直视自己糟糕的财务状况不是一件好受的事,但是背着信用卡和蚂蚁花呗的欠款花钱,总觉得心里发虚,心里大约盘算着自己是负资产。尤其是当你一笔一笔算出来,工作两年以后你却真的是负资产!当时的感觉真的是
但是人也不能总是为难自己,本来自己生活、工作就够辛苦,再给自己添堵过得紧巴巴的,什么也不想买,那还活的像个年轻人吗?
对财务状况没有把握的感觉不好受。就怕隐约觉得自己“这样下去不行”还一拖再拖,拖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数”而随手花钱,把财务搞得更糟。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某个问题,这个问题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数次地绊倒你。我开始记账的时候,就从MUJI花几块钱买了个专门的记账本,每个月底全凭电子账单一笔一笔记录,因为那时候觉得自己的收入支出千头万绪,已经有些失控了。
刚开始记账,有些人会有以下两种表现:
1. 因为收支太混乱导致的放弃;
2. 发现记了也没什么用。
愿意一笔一笔坚持记账的人,离着放弃就不远了。因为太辛苦,辛苦到记账以后没有精力去分析账单,不能跳出来合理规划各个财务的出入口。这样的记账叫做流水账,你以为你在记账,实际上你在做的是无用功。
教给你们两个小建议:
1. 记总账不记小账;
2. 给自己的账单一个呼吸的空间。
所谓的记总账不记小账,是规划—支出的概念,而不是花一笔记一笔,看看余额埋怨一笔。不要变成怨妇,给每一笔钱都对应一个总支出,这样钱花起来更坦然。
说说我自己的账单:
-房租1800-给房东的晚餐费200
-坐车200-早饭20*20天合400-午饭水果每周40元*4周合160=760
-偶尔买水果、零食、小面包囤食、外食、请客,每月合240,
=固定开支3000元/月。
记账以从银行卡出来的钱为准。
给房东的2000元每月走银行卡直接转账;
提取200元现金坐车,每月初充到卡里;
早饭+午饭水果的560元,每月初从卡转到支付宝,一到这两部分的开支就打进支付宝;
零花的240元,从卡充到微信,一到这部分的时候就打开微信支付;(同时这一部分就是所谓的给账单呼吸的空间,这一部分大多数情况下是剩余的,但是下个月仍转定额进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下个月一旦花的多,上个月剩余的有缓冲;另一个是,如果一直没怎么花这一部分,也是一笔定存。)
维持我基本出行、吃饭的3000元规划好了,剩下的就是花花花啦。
其实这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在记账上的应用,也就是所谓的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2017年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的过程。理查德认为心理账户会让消费者在做消费决策的时候违背应有的经济运算法则,做出非理性消费的决策。
然而,如果倒置过来,先把账户设置好了,告诉自己,这一部分钱就是用来花的,拿去花,并且设置足够的呼吸空间来包容自己的意外消费,会让我们的消费行为更加理性。
有人说记账以后,花钱花起来更心安理得了。就是因为心理账户的作用。记账的人免不了对收支出总体规划,心里大体知道这个月,哪一部分钱该花在哪。如果把具体的数额定下来,再借助网络工具分好了账户,我们要做的就只是在花钱之前思考一下,这笔钱属于哪个账户,然后轻轻松松把它花出去。而不是回到家再思考花了什么、该怎么归类,然后懊悔今天又花了这么多钱。
有人说妹子,你长啥样?不用化妆吗?不用买衣服吗?不用买洗发水卫生纸吗?
用啊!
但是这一部分我是在年初的时候(或者上一年的双十一)直接把一年的买齐,或者取出一整笔钱来用于这一年的消费。因为我皮肤敏感只能用一个品牌的护肤品,日常用品洗发水、纸巾、牙具的牌子都是固定的,价格来回浮动很小,遇到价格合适(双十一)什么的尽量多囤,这部分是算在一年开支里面的。
你可能看出来了,我在记账上用的是两个时间单位,“月支出”和“年支出”,
而在存钱上,我却用的是“周存钱”和“日存钱”,是一个相对更小的时间单位。
这是我给你们的第三个建议。也就是:存钱拿第一,花钱拉战线。
其实存钱,完全就是记账后遗症。
记账以后,对应的支出,该花的花了,而衣服和鞋子的支出,我直接把它默认预设的账户是“存款”。每一次购物都告诉自己,这是从我存款里面花的,这是从我小金库里面花的。导致的后果就是不再买廉价垃圾货了。既然是从我小金库里挖的,每一笔钱我都要买力所能及范围里最好的东西,对得起我辛辛苦苦赚的每一分钱。
再用这种眼光看从前大手大脚的自己,会觉得痛心疾首。那时候觉得,哇靠这么便宜,买来随便穿穿玩玩,结果穿了一两次,扔在那了,这种行为相当于直接从小金库里往外扔钱啊!
现在每买一件衣服,就好像拿小金库购置了“一件资产”,而不是花了一笔钱。这件资产必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我手上的Mac Pro,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绝对是利器,我会认为这是购置资产,资产能让我升值,而购买的消耗品却让我的小金库贬值。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零食?随随便便买来玩玩?冲动消费?本来打算花300买个投影仪结果花了4000?——这些都不存在的!
动我的存款,得拿出真本事给我,能让我升值、或者变得更有自信和气场的东西,不然心理账户稳固如山,什么东西也不能比银行卡余额给我带来的刺激大。
当然,存钱只是记账的后遗症之一,其他的后遗症还有很多——
1.想让存款再多一点,又不想委屈自己节省开支,怎么办?开源节流两条路,只能开源了!寻求更有“钱途”的工作。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技能达不到标——开始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电视剧和游戏?浪费时间又不能给我带来钱,抛弃!
2.吃甜食让皮肤衰老,垃圾食品让我长痘。每年年初2000块的护肤品开支着实肉疼,我这么贵的护肤品养出来的皮肤,怎么能被廉价的奶茶和零食糟蹋?零食,戒掉!
3.自己身边的每一个置办的物品,都属优质、低调、有逼格,被这么美好的物品环绕,乱糟糟的怎么行?于是,打扫成为了一种习惯,断舍离也成为了习惯。把垃圾和灰尘清除出去,才对的上我从小金库里哪出的重金购置的资产呀。
4.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再焦虑,整个人变从容了许多。以前一个人生活,财务一团糟,没有安全感,连病都不敢生,牙齿坏了,补牙好贵,一拖再拖,拖得更严重了要花更多的钱才去医院。现在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每个月拿出固定数额来犒劳自己,逛街看上实在喜欢的衣服,掂量一下钱包也能买下。每天心里想的不是别人的家长里短和电视剧里的爱恨情仇,而是捉摸着晚上学个什么厨艺,周末去哪个图书馆泡一整天。为了提升下午的写作状态不吃午饭(这个不可随意模仿),报了健身房跑步,办了很久的健身卡终于不用再一拖再拖。
改变是连续发生的,就像蝴蝶效应,记账这一个简单行为,科学的去做了,真能带来许许多多的改变。
最后,为了让你记账记得不那么辛苦,送你几个过来人的记账和存钱tips,希望至少有一个对你有用:
1. 大头记账法。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只记大帐,以从银行卡出来的钱为主,转到支付宝、微信钱包或者现金,分账户去花。
2. 计划经济。月初规划,月底归账,与预期对比,花多了找出原因,先从上、下个月填补,花的少了存起来,用作缓冲或者定存。
3. 强制储蓄。记住,需要意志力手动去做的都不叫强制储蓄。支付宝里搜-心愿储蓄,开启一个两万块钱的心愿,以周为单位,设置每周你能接受的自动转出金额,然后就等着这个账户满就行啦。(我设了一个两万块的目标,每个周能接受的转出金额是200。我能接受每个月丢200块钱,这样23个月以后我才能存够两万,不过这笔属于细水长流,不知不觉的储蓄,所以OK)
4. 工资冻结法。如果你在工资6000元的时候能刚好全面覆盖所有支出,不会有结余也不会少钱花,那就以此作为你的生存工资。以后不论工资涨幅多少、有多少奖金外快,一发下来统统打入储蓄账户,就当这部分不存在。别说什么拿什么工资就有什么样的水平,因为你月收入6000的时候明明也活得很好。如果对自己的吃苦能力没信心,就把起点工资设的高一点。
5. 妈妈存钱法。一发下工资来,扣除生活费,就把剩下的打给你妈。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存钱法了吧(手动笑哭)。
6. 还有一个更狠的,这个来自于我身边人的真实案例:自己的生活费自己挣,一分钱也不动用工资。所有的开销都来自于兼职收入。当然她是做设计的,兼职收入来的比较快。但我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存钱法,大神级别的。
说了这么多,希望年轻人能听我一句:
开始记账!
据说转发这篇文章的人,2018年会开始存钱有钱特别有钱哦!(๑•̀ㅂ•́)و✧
全文完。
松鼠记账
轻生活,简记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