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在小城里过中秋,在自家小阳台里根本看不到月亮姐姐,走出户外,往来熙熙攘攘,还是看不到月亮。
忆儿时的中秋节,那时村里的中秋节是一年当中最是热闹的节日。
一个属于孩子们的特子别庆祝活动就烧塔。
那时,我们这些小孩子总是在节前好几天就开始筹备。准备柴火的都会在放学后背上箩筐到小树林里去拾柴,然后堆放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有时还要搞一些杂草盖上以示隐藏。期间要派人轮流把守。准备建塔的瓦片的要走街串巷拾捡瓦片,现在到处能见的瓦片那时是比较珍稀。依稀记得,为了几块瓦片,我和邻居小孩大打出手。
当所有材料准备停当后,在中秋节当天的早晨开始建塔。先找一片宽地,在中间划定一个圆圈,延着圆圈的周围开始垒砌。有时塔基垒大了,当垒到一半时才发现材料不够,要重新找瓦片是不可能的,只能推倒重来;有时塔基垒小了,当塔建好后才发现“材料”还剩很多,推倒重来。
没有哪一年中秋节因为建塔不打驾的,只是那时的小孩不会记仇,边打边垒,好不容易把它建造起来。
只要把塔建起来之后,为防止“敌人”破坏,不得不派人把守。
约摸六七点钟,我们就开始争先恐后来到塔边,为了谁来点火,又是一番争吵。
点火是个技术话,那时没有火机,是需要从家里偷少火柴。记得有次我点火,“奴仔打炮,又惊又好”,任凭我怎么点都点不着,原来是火柴受潮。
纵然是点着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往塔里塞柴火,火又灭了,又是一番争夺。
当柴火都真正点着了,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不用多长时间,全塔火红。为了好看,我们会用一根木棍,不停的捣鼓塔内的柴火。
看见了一阵阵的火焰往上空随风飘荡。那是小孩子叫唤的最欢的时刻。不一会,大人们吃过晚饭,一边准备供奉月娘的供品开始拜月娘;一边照顾自己的儿女不受侵害;一边说说笑笑谈论着只有大人们才懂的话题。
至今我还不明白,不知道哪位伙计,偷了一把盐撒向火红的塔,噼里啪啦!孩子的哭喊声,大人们的欢笑声,汇集成一首动听的乐章……
这还不是高潮,高潮时刻,那是何等壮观。某人,像塔里撒一把什么东西,哇!五颜六色,十彩缤纷。等到好多年过后,才知道那是大人们准备的特殊礼物——硫磺。
多少年过去,回忆起来,那真是童年的趣事。
今晚,月光如洗,遐想万千!趁着中秋月明之际,抒发抒发儿时的情怀。
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天下炎黄子孙薪火相传,共同祝愿祖国明天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