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如止水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过来控制你。比如不能处理好自己的邮件或老板的关系都可能导致比预期差的多的结果。
2.有效的处理内心的承诺
使用工具,比如手机上的日程表。
记录指定日期的事件+安排事件的准备时间——〉记录到手机日程表——〉处理眼下该做的事情。
3.自下而上的行动管理。
行动管理的重要技巧:把一切事务赶出你的大脑。对一件事情不需要进行两次相同的思考。
4.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准备工作区包括适宜的空间、家具和工具。
重视移动中的工作区,比如在乘坐飞机期间或者在乘坐高铁期间,可以用来工作或者学习。
不共享工作区。比如对方坐在你的位置上的时候,你本想做一件事,看到别人坐在你的位置上就不想做了。
5.收集阶段:归拢材料
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物和信息,无论大小,轻重缓急。都把它存储到工具当中。
外在的收集工作:周围环境,从办公桌——〉抽屉——〉柜子——〉书架等。
内在的收集工作:储存在脑海中的事项。
6.处理阶段:清理工作篮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彻底清空,你的工作难,这并不意味着完成你所收集到的全部工作。处理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处理工作难中最上面的事物也就是着急的事情。
其次,一次只做一件事。
最后,永远不要把任何事物再次放回工作篮。
处理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找到具体的下一步行动权衡三种选择:
立即执行
指派他人
延迟处理
工作篮中,有些不需要采取的行动,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分辨,垃圾、待酝酿的事物和参考资料。
7.组织整理:建立好清单。
项目清单
项目的辅助资料
记录在日程表中的行动和信息
下一步行动清单
等待的清单
参考资料
将来也许清单
8.检查回顾:保障系统有效运行
回顾应该要关注哪些部分的内容,安排在何时进行回顾应该怎样进行,每隔多久进行一次?
查看日程表——〉查看清单——〉根据情景选择恰当的回顾内容——〉每周至少回顾一次那些悬而未决的事。
9.执行阶段:选择合适的行动
a.确定某一时刻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通过考量情境、时间、精力和重要性做出行动。
b.评估每日工作的“三分类法”: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安排自己的工作。
c.总体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从近及远分别是目前的行动、当前的项目/目标,责任范围、1到2年的目标、3到5年的展望及人生。
10.处理问题大致经历五个阶段。
a.定义目标和原则:确定目标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
b.展望结果:实现的话会有什么结果?
c.头脑风暴:
启动头脑风暴有三点关键技巧:
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
追求数量【减少思维盲区】
把分析组织工作置于次要的地位。
把所有的想法写下来,最后分析,找出一个合适的方法。
d.组织整理
e.明确下一步行动方案。
11.养成收集的习惯。
12.学会关注结果。
学会在脑海中对结果作出正面的预期,并以此影响实践。
比如我想多抽点时间去健身,如果能把我要做的事情早点做完。这样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健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