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我带小宝去森林公园遛弯时,看到湖面上有好多游客在划船,便驻足观看。过了一会儿,小宝嘴里一直念着“划船!”“划船!”我怕他在船上坐不稳,答应等婆婆或他爸妈一起来公园时再划船。
昨天中午回家后,我说小宝在公园里看到别人划船时也要划船,我女儿接过话茬,问小宝是不是外公舍不得花钱就没有安排。
今天上午,我们全家总动员,来到青龙山公园,那里游玩的项目比较多。我们先带着小宝玩了旋转木马,碰碰车,然后来到湖边划船。
一条船上只有四个座椅,我们原先计划将小宝抱在身边,挤一挤,全家就一起出发了。
谁知小宝对方向盘特别感兴趣,一登船就占领驾驶舱。看到小宝手握方向盘,我便坐在他身后,正好护住他,一边教他转方向盘,一边把握航向;我们家重量级的小旭随即也坐到副驾驶位置,显然他也是为了保护小宝贝;我爱人和女儿则坐在后排,一边说笑,一边拍照。
电动小船刚刚驶出不久,由于小宝掰方向的动作比较凌乱,首先方向感不明;其次,因为是满载,船速也比较慢。
看到湖面上其它小船都比我们的速度快,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我提示身旁的小旭,叫他坐到后排试一试。
于是,小旭和女儿互换了位置,这时船头立刻翘起来了。刚开始,大家都没想到,待换完座位后,他们似乎都反应过来。特别是我女儿夸张地大笑,笑得小旭有点不好意思。
我从小生活在水乡,见过各种行船穿梭在老家屋后的江界河里,无论是机帆船,还是靠人力拉纤的水泥船,装载货物时都有所讲究,那就是船头轻,船尾重,尽量使船头微翘。这样行驶起来,阻力相对较小,速度自然可以快起来。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说起在老家的那些日子,我对行船的感觉大多来自平时的观察。说到行船的船头上翘,还有一件农活可以佐证。
同样是小时候在老家,我爷爷家养牛,而且经常用牛拉着犁耕田,那个犁有个铁制的犁头,斜插在土地里,全靠手握犁把,控制着犁头翻地。如果一味地将犁头向下,牛拉起来就会很费力,耕地也无法进行。
当然,行船是尽量让船体浮在水面上,追求向前的速度;而犁地则要求既省力,又要达到耕翻土地的效果。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里写到,社戏结束后,小伙伴们一面议论着戏子,一面加紧地摇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一幕,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也常想,这船能摇得这样快,想必船头也一定是上翘的,而且船身也不会太重。
划船的讲究有很多。首先,船头必须上翘,才能划得快;其次,这方向盘也没有助力,得使出吃奶的力气。同时,这水中的方向和陆地上行驶汽车比起来,“抓地感”也不强,就是觉得方向有点“耍(土话,接近飘的意思)”,太活了,刚开始,反应迟缓,稍微拉过了,又不听使唤。
亲爱的小伙伴们,划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轻后重,船头上翘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62463/feae36d87c0f6e3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62463/4e65ab7ef8877e0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