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公司上班有1个多月了,最近几天特别想辞职!特别是前天。就差在微信上和我的上司说了。
然后想到自己的经济不宽裕,遂忍住了。在有这种心理之后,工作也不那么上心了。本来就有很多邮件要处理,涉及到产品问题,和研发团队沟通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惹毛了我。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踢球,各种推脱blala。
幸好,这次没有冲动。不然我现在就是失业大军,裸辞大队中的一员了。
我静下心来想了想。如果我辞职了,那么我下一份工作要找什么样的?好像也没什么明确的目标。现在这份工作虽然烦人,邮件很多,但是好在不用加班,这不就是我之前看中的吗?如果我贸然辞职了,可能我只会休息几天就又投入了找工作的大军中了。然后又是不停的投简历,等面试通知,然后马不停蹄的去面试。还没辞职我就能想想找工作的情景了。一想到这些,暂时打消了辞职的念头了。
虽然暂时不打算跳槽,但是这2天我确实有在看招聘的信息。看到一些心仪的工作时,就先收藏。暂时不会投,因为感觉硬性要求还达不到。
比如我想进外资企业,看到招聘的条件是要求英语听、说、读、写必须流利。这样的我就没底。因为我的英语一般啊。但是我又很想进外企。所以只能把看中的职位先放进收藏夹。
或许是出来工作以来,呆的公司一直没有很好的福利待遇,所以现在我比较看中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公司。所以外企就成为我下次找工作的首选。或许有人会说,进外企很容易变成螺丝钉。还有就是之前在知乎上讨论的很热烈的话题,大意是说人到中年之后,在外企何去何从。其实就算不在外企,难道在民企和私企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虽然工作以来都是从事和英语相关的工作,虽然我不是英语专业,英语也就过了4级而已。但是阴差阳错进入了外贸这个领域,虽然换了岗位,但是还一直用着英语。但是我不觉得我的英语有多好,只能说一般吧
我现在的上司是一个印度人,天知道他在微信上问我工作的事情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自己在键盘上敲出答案,然后再把我的回答放进谷歌翻译,看看有没有单词错误,意思通不通畅。每次写好邮件也是,放进谷歌翻译看看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再发送。
每当有人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都回答,做外贸的。然后别人就很惊讶,接着就说,那你的英语一定很好的。其实做外贸不一定要英语很好,英语不好,但是做的风生水起的人也大把。或许是因为没有做过,所以总觉得门槛很高,当然也有真的门槛很高的。就好像进外企,我现在就觉得门槛很高,但是如果真的进去之后,或许就会觉得也就那样的。因为不是每个岗位都有机会参加跨国会议,或者周围全部是老美的工作环境。
正是因为想进外企,所以突然就很想把英语学好,忍受不了自己的半吊子。所以总是提不起勇气投出简历,即使自己心里很想进外企工作。
所以我在知乎搜了一下关于外企,关于学好英语的帖子来看。有人说进入外企其实对英语的要求不是很高,也有人说要求高。不管怎么样,要想进入,还是得有实力支撑。就算进不去,学好英语也是有挺多好处的。人总不能得机会来临了才开始准备吧。
看了下面的回答,有一个回答另我印象挺深刻的,其中2段的原话如下:
人在年轻的时候(大学刚毕业到28岁左右),如果没有受到外界刺激是很难安心提升自己的。原因有几个:1,有收入后就想把学生时代不舍得玩的都享受一遍。2,刚毕业大家收入都差不多,没有提升的动力。3,觉得还年轻以后的路长着呢。
到了28岁以后,大家的差距就很明显了,厉害的已经做上中层年薪30万起,差的靠家里关系混个3、4000的工资好死不活,这个时候才幡然悔悟一身冷汗的人应该不少吧,至少我就是一个,想想以后还得上20几年班呢总不能老这样吧,于是开始行动。
这段话写出了很多人真实的写照,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得到了5600多个赞,400条评论。虽然不是赞数最高的,但是我却认为这个是最接地气的。
作者是国内三本的本科毕业,均分71,还有三门大课不及格,他的起点不算高,甚至很多人的起点都比作者的高,但是作者利用下班时间,坚持学习,一年之后跳槽了,薪水翻倍,第二年,也就是现在,作者准备出国读研究生了。作者写那个帖子的初衷是希望真的有人通过这个帖子受到鼓舞,不因为年轻时候的荒唐而放弃人生,30岁以后也在努力提高自己。
看完作者写的,再想想自己,感觉挺中枪的。就像作者开头说的那段。包括底下的评论,很多人都觉得文章说的就是自己,纷纷表示要行动起来,不让以后后悔。
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改变,也包括我自己。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