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说:“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时候,你也就不在了。”
01
钱真的很重要。
2016年的九月,我在医院待了一个月。母亲突发脑梗死,左半边的身体完全失去知觉。
在ICU病房里救治了十天,每天的医药费账单明细列了A4纸那么大整整两大张。那时的我已经工作两年,却没有任何积蓄。除了房租和日常开销,再加上还助学贷款,月光一族。
有些窘迫,只有当你面对它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
-
现在开始去学习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了解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
区分哪些是欲望,哪些是需求,不要花无谓的钱
-
努力工作,努力赚钱
-
学会储蓄
02
学习,不断地学习。
“我从来不让上学影响我的学习。”——马克·吐温
上学,并不等于就是学习。分数高,成绩好,也不代表你学习好。
回想大学期间的考试,有多少人只在考试前几天认真复习,甚至将课本背下来,在考试的时候,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然后就把知识清空,就好像放掉浴缸里的水,以便下次装更多水那样”。
-
了解生活的基本常识。“拥有常识不但意味着有能力辨认智慧,也意味着有能力拒绝愚蠢。”
-
掌握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你必须不停地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
向取得成功的人学习,也向失败的人学习
03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刚上大学那会儿,有一个老师对我高考失利的我说,既然已经选择了,就不要想太多,利用四年的时间,多读点书。这话,我听进去了,却没有做好。偶尔想起来读读书,却是打发时间用的。
工作这几年,看书的时间更是少的可怜。最近要重新开始写作,发现自己脑袋空空,无从下笔,于是重新开始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开始反思目前的状态和生活。
-
要读好书,慎重地选择,就像交朋友
-
阅读的过程要思考,才能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
-
读完后要输出,读书笔记,读后感,什么都好
04
自律
“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点就够了。”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自律性较差的人。比如写作,一时兴起,写个两三天,就对自己说,“一天不写,没关系的”,然后就忘记了这件事;比如学电子琴,买了一年多了,除了刚买来那几星期练了几下,现在已经在角落里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殊不知,那些走在你前面的人,正是一天一天坚持下来的人。芒格说,生活的铁律就是,只有20%的人能够取得比其他80%的人优秀的成绩。
你想成为那20%,还是80%?
问问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沉住气,不要慌,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你要相信,就凭着这股韧劲,你也能耗过其他人。
05
认识自我,不要欺骗自己
“最重要的是,别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记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理查德·费曼”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每天准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老板交代的工作及时完成,下了班,就看看剧,逛逛街,和朋友聚聚餐,俗话说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种小日子,不是也很舒心吗?
是啊,如果不是现实给我的棒喝,大概我还会这样“无忧无虑”地继续活下去吧。然而,有些现实你无法逃避,比如,逐渐老去的父母。
-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自己想要什么?把愿望一一地列出来。
-
你现在有什么优势?你需要学习或者做到什么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把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计划写出来。
-
不要找任何借口,去做,去实践。
芒格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起它。
我用四年的时间,才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而未来,我想过好这一生。
推荐阅读彼得·考夫曼《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全面的思考和认识。文中很多观点都来自这本书,我想你也会喜欢上查理·芒格的。
** —end — **
图 | 网络
大山姑娘
与你分享生活的美好
长按扫码添加我为微信好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