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杜春娜
中午王先生告诉我他去接王乐乐的时候,王乐乐宁愿自己走回来,不愿坐他的电车。
原来昨天王乐乐想吃汉堡,王先生第一句答应,然后一想家里还有一个瓜,又不答应了,乐乐就生气了。
我说呢,昨天晚上我回来的晚,看到他放在桌子上一张纸条:我再也不理爸爸了,原来是这个原因。
“你不坐爸爸的车是什么原因?”
“不想坐。”
“妈妈看出来你有点儿生气。”
“非常生气,我再也不理他了。”
“你愿意和妈妈说说吗?”
“我不愿意。”
“那好吧,什么时候你愿意说了,妈妈听听。”
下午接到他,没说。
晚上他告诉了我原因。
“爸爸先答应我去买汉堡,然后又否定,我非常生气!”
“哦,爸爸先答应了你,然后又决定不买了,让你非常生气?”
“嗯,他如果不同意可以直接否定,为什么要先答应再否定呢?”
“你希望爸爸不同意就直接否定,是这样吗
?”
“是呀,他不确定的话,他可以思考一下再说嘛。”
“他可以思考,然后做出确定的回答,但是不要先答应,然后又否定,答应的时候你很开心,然后否定的时候,你肯定非常的气愤。”
“对呀,超级生气!”
“哦,你的这些想法妈妈非常理解,可是爸爸不知道,你愿意把你的想法表达给爸爸吗?”
“我不想去,让他自己想去吧。”
……
“妈妈,我给爸爸说了”乐乐开心的说。
“我看出来你挺开心的。”
“对呀,爸爸听了我的想法,说以后说话会先思考再回答。”
和孩子的相处过程当中,我们当慎言,承诺给孩子的要兑现,该坚定的时候就要坚定,这样孩子会知道边界,也会感受到一种安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