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有缘。
最初就是喜欢买书,单是逛书店选书的过程就足以愉悦身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1281/c204cd6ca870aa03.jpg)
除去专业课程及考试类参考书籍,我的自觉读书是从小说开始的。当遇到喜欢的角色时,最喜欢的是琢磨是什么塑造了他或她的性格特质?最后导致了什么样的命运呢?这个过程感觉像在“找自己”,或者是寻找“想要的自己”。
一部小说就是一个由作者创造的世界,而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而我更想知道真实的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所以就把目标慢慢转向了非虚构类作品。
以前读书的成就感来自于“我又读完了一本书”。后来,就读吧,不计较速度,不计较数量。以前选书喜欢看推荐书单,后来选书看需要,有困惑就会去书本里找答案,再后来好奇心越来越重,干脆就停不下来,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可能不读书大脑就会断电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1281/f9e3c0a101c3a20c.gif)
读小说的过程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要读下去就好,后来读非虚构类的书,发现只是拿起来读下去,很难坚持到最后,首先读不懂的地方多了就很难继续。其次读着读着前面理解不深,导致前后联系不起来的时候又不能继续了,于是开始尝试着记笔记,意识到要“精读”。
前两天以为是精读过的书,再翻开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本书我真的有读过吗?如何记笔记还是要重视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1281/11d42e7f9caaab56.jpg)
于是,后来读书的过程就变成了这样:
读之前,先把目录按照等级列出来,换颜色,加粗,对正文的总结或整理在加到相应标题的下面。
在正式精读之前,先一字不落的从头到尾把这一部分读完,对内容有个梗概。
第二遍再一字一句的边读边分析的时候,竟然发现了第一遍完全没有读出的信息,内心一阵狂喜。
这个过程中,有些内容你会忍不住想逐字打出来,然后停下来,慢慢思考它们的含义。有些则一个段落看过去然后用一两句话总结带过。
总有那么两句话,你会忍不住摘抄下来,配图、排版,仔细品味无数遍,最终这句话就变成你思想的一部分。它会存储在你的大脑中,后期不断和新进来的其他思想自发的产生联系。
有时,看着看着就有疑问了,忍不住往前翻,前后对比,把整本书的脉络再理一理。心想,等这一遍看完以后,再从头到尾读一遍吧,应该会很有意思。
至此觉得读书其实在于细节,如果实在没时间,能静下心来读一段是一段,至少这些文字和自己产生了联系,如果是囫囵吞枣,读“完”了一本书,那和它也只是擦肩而过而已,至多再次看到这个书名或别人提起它时,说上一句:“这本书我读过了”,至于书上说了什么......大概,早忘了吧,说不定是从来就没真正学到过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