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教练圈的朋友们,都会深深地感受到变现的困难,投入了很高的学费学习,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教练课程,不仅有现金的投入,还有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但是,学成之后,要想商业应用,总是遇到很多的困难。那我们就一一来剖析一下。
看向未来
看向未来,在这样VUCA的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虽然技术发达了、物质丰富了,但是人的意识进化历程依然比较缓慢,很难匹配这样的节奏和速度,必然会出现很多不适应,迷茫、困惑、纠结... 导致亚健康甚至有崩溃自杀。教练,其实就是以一个客观而高维的视角,陪伴支持人们走出迷宫,内观自我进行纵向提升,重新来解构所面临的环境和一切发生,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回到当下,回顾过去
回到当下,Coach这个词,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还是很陌生的,大家第一反应是,客群的认知也需要时间来提升,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有这样缓慢上升的过程。
回顾过去,整个教练行业的发展,先是个人生命教练,帮助人们加强自我认知、寻找人生意义,衍生有对应的情绪教练、生涯教练、关系教练、婚姻教练、亲子教练等等。然而,个性化定制太高,每个人情况不一,投入也很高,Coach成为了奢侈品。如何提升ROI?一对多的模式,比一对一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所以团队教练应运而生,并且在企业管理场景中非常适用,可以替代部分传统的培训课程。而随着企业环境和管理场景的复杂度提升,团队教练的外延又进行了扩展,成为OD组织发展专家,除了高管教练,还要融入更多的团队管理的理念方法。然而,做一个组织变革项目,一般比较耗时,少则一年,多则三年,这样才能见到成效,并且也是先要做组织诊断量体裁衣,定制化要求也很高。 相比于单纯的培训,人们往往没有这个耐性觉察群体心智模式的缓慢转变,而愿意付费培训的企业本来就比较少,那么愿意付费做OD组织变革的,更是凤毛麟角。想想那些申请CMMI/TL9000/ISO等各类认证的企业,有多少是真心想要变革,还是被环境和政策要求,没有这样的证儿,是拿不到订单会影响吃饭问题,然而是怎样拿的证呢?拿到证之后呢?这使得OD组织变革发展,组织健康度和员工敬业度,也成为了一件奢侈品,
综上所述,Coach是个奢侈品,无论个人也罢团队也罢,定制化程度太高,盈利的商业模式不成立。很多纯教练机构,在商业化应用上做得非常辛苦,明明有好的产品,但是很难卖出去。要么自给自足,保基本生存,但是很难做大,要么就研发教练课程体系,在教练身上薅羊毛。
何去何从的趋势预测
那么该何去何从呢?预测一下几个趋势,
- 传统的培训企业,有客户存量和积累,引入教练课程售卖,比纯创业型教练机构更容易切入客户需求。但是教练资源和培训师资源一样,只是挂靠培训企业,那么由于OD项目特殊性,会衍生一群青色组织,也有一些挑战。
- 未来,教练和培训是混合型产品,模块化交付,转为轻奢品,将客群下沉。
- 北上广物质丰富的地区,人们追求个人成长和精神追求,教练的功效更易深入人心。城市包围农村,这样的战略更靠谱。
青色组织的试验田
虽然目前教练们,要么是自己是乡村土郎中,背着药箱走街串户,要么作为合伙人进驻教练机构平台基本上都是要自带项目进入合作。然而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做到,尤其是项目复杂时,必须纵向分工,需要团战。而这是一帮向往自由、看清了自己的梦想和使命、意识层级相对较高的人,如何来团战,青色组织理论在这里成为了试验田。
如下是团队教练交付组织变革教练型项目的过程,
普通产品研发交付,也是遵循这个流程,对比来看,这样的团战,应对OD两三年的项目,将面临如下三个挑战,
- 不同的于产品研发交付,没有固定的团队,职责分工并不明确,那么团队教练们作为松散的组织,相互的信任建立就很重要,所以师徒制的方式更能知根知底。
- 谁来担当项目经理?需要他来串联整个过程,确保每个环节的信息交接和传递,避免客户要辆车,结果只提供了一个轮胎。在软件研发中流行敏捷时,有知名专家称有了Scrum Master以及自组织的团队,PM就没有饭吃了,然而践行证明其实并非如此,PM依然存在,甚至因为项目的复杂度不一样,PM也会细分为Project Manager和Product Manager。合弄制,也本着类似的观念,且行且珍惜吧。
- 群体技术部分,必须要模块化设计,提高效率。比如,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什么样的教练工具,形成套路和模板,即便是教练变动,也能标准化输出确保质量和提升设计组合的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