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创新药到底看哪些?

作者: 43523fbf9bf5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07:21 被阅读1次

    如果我们投资一个药企,这个药企有众多的药都在研发,有的在1期临床,有的2期,有的3期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些创新药,现在市场上的机构资金只是看数量,认为这一家有3个创新药,那一家有5个,5个的就比3个的好,其实光看数量远远不够。我做了一点下面的总结,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先看出药率,然后看竞争,最后才是看整个空间。

    国内创新药的研发过去不是很理想,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参与感。近些年主要是PD-1等领域的进展开始追上了国际药企的步伐,但跟国际相比,创新药的早期研发我们不到3%,绝大部分现阶段还都是仿制药。

    用全球大热的PD-1来看看,这个领域我们算是跟的比较紧的。2010年O药在全球开始研发的时候,我们国内的企业大概知道了PD-1,也大概知道了这个可能是未来肿瘤免疫疗法的趋势,恒瑞等企业在那个时候开始研发,到今年4月为止,中国批了48家药企临床,其中大概有30几家正在临床中,有8家已经宣布不做了。其中,君实生物、恒瑞医药、信达和百济神州,这四家公司声称都是5万到8万升的产能,他们四家加上2家进口的产品就可以满足国内至少300万肿瘤患者的用药,当前整个国内晚期癌症患者大概也就300万人,基本用以上6家的药品的产能就可以满足,那么后来者如果想有份额就必须不断降价,我在前面文章中说过,除了先发的几家之外,PD-1本身是生物类似药,如果竞争很多就是一个仿制药的生意,包括最前面先发的几家也会受到后来者价格下滑的影响。那么如果说我们投资一个肿瘤药企,PD-1这样的大众产品现在谁家上就都不是什么好产品,虽然PD-1这个领域我们跟踪世界前沿比较紧密,但是因为竞争拥挤,这个领域就不是好领域。那么什么产品可能是好产品呢?

    1、疗效确切的少竞争创新产品

    如果说现在还在做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那么就没什么价值,因为太多企业在做了,国内加起来不低于10家,这个就跟后来者做PD-1一样没什么价值。这里面有一个悖论,国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能有60多万,是国内癌症最大的细分种类,那么做这个领域就要面临10几个已经有的产品竞争,这种是大市场极度激烈竞争的领域,这种领域不是不能参与,如果参与就必须在疗效上有突破,如果疗效没有大幅度的突破,这种领域就不要参与。因为参与者太多了,如果疗效没有太确切,很难获得平均数以上的份额,价格也会一降再降。

    如果没有突破性的疗效,或者说不是First in class,首先选择少竞争的领域,比如鼻咽癌,鼻咽癌国内患者大概只有6万人,只有肺癌的10%,但是这个领域治疗的药品可能只有1,2个,如果在这个领域切入,专门有一个疗效确切的药来治疗,那么这个空间就会比一个多竞争看起来大领域好很多,在这样的竞争小的领域,虽然看起来患者数量少,也因为竞争小价格也可以卖的很贵。整体一款创新药的收入不会低于一款新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创新药。

    产品前提是创新产品,或者说一定是新分子实体,如果不是创新产品,现在的行业背景下是没什么必要花太多心思看的,创新产品获得定价权,产品才会有比较大的销售额可能。

    2、临床研究的设计要符合逻辑,确保出药率

    在看待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要看临床是否顺利,临床的产品是否符合临床逻辑,比如1期临床做安全性,2期临床做有效性,那么1期原则上要比2期临床快很多,如果1期临床做了很久都不见反映,那么很有可能药品就会出现安全性的问题或者企业主动停止研发。2期临床可以时间长一点,因为有效性部分是比较关键的。从时间节点等把握这个产品出药的可能性。

    在一些大型药企临床过程中,通常企业自己会做一部分临床,也包给大CRO一些临床,企业自己做临床的药都是重点中的重点,一些认为不太重要的药才会包给CRO做,从重要等级上看,自己做临床的重要程度高过外包的,自己做临床的也看选择医院,如果心内选择阜外医院就肯定是最好的,如果是外包给大型CRO公司也好过小型,从这些临床选择上看,也了解企业对药品的重视程度,如果还能了解企业对质量的控制,过往临床的经历等细节,也有助于对药品出药和过程给与准确的跟踪。

    如果临床研究的技术团队没有问题,研究质量也没有问题,我们还要分析哪个药更有价值一些,有些药尽管空间不大,但是竞争很小,这样的药出药后的价值也很大,一般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点来论证一款新药的市场规模和空间等等。

    1、有没有提高疗效,这个药有哪些差异化,是纯粹的me too还是me better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个药如果能比其它同类产品提高疗效,或者安全性更好,副作用更小等特点,这个药品会获得比类似药品更大的市场空间。

    2、这个药是不是很容易批量生产,比如联合塞尔的特立帕肽产品,因为无法量产的原因导致几乎无销量,那么在看待比如信立泰的特立帕肽这款药的时候,我们就要了解这个药能否量产,现在了解的情况是日产1万瓶以上没问题,再多需要扩产,这个能否量产也是评估药品能有多大空间的一个因素。

    3、使用方式是否方便。通常情况下,我们最好是口服,如果没有口服最好是肌肉注射,最差是静脉注射。那么我们要看这款药是口服药,肌肉注射药还是静脉注射药,通常情况下使用方式方便的都能获得更大的患者数量。

    4、能否获得更大的适应症。除非个别的罕见病药之外,我们看待的创新药就要求尽量多的获得更大的适应症,药企创新药通常都是尽快能获得第一个适应症先报产,然后不断的扩宽这款药的适应症,扩展适应症不需要做1,2期临床,只是需要做3期临床,速度会快很多,适应症越多,药品的销售空间也就越大。

    5、将来能否被医保覆盖。如果这个药比较便宜,生产能力比较强,而且使用方式比较方便,医保很快就会覆盖。或者同类的产品已经被医保覆盖,比如沙库巴曲缬沙坦已经进入全国医保,那么如果沙库巴曲阿利沙坦获批上市,也很快能进入医保,因为主要的治疗心衰的药品现在只有1个,新的类似产品也会被纳入医保,如果类似的产品多到比如8个,那么可能纳入医保就会有些困难。这个也要考虑,这也是当年阿利沙坦纳入医保吃力的原因,不过好在阿利沙坦已经进入医保,后续再来一个什么XX沙坦,就很难进入医保了。

    6、副作用是不是比较小,跟其他药物联用是不是没有太大影响。现在很多药物都会被联合用药,如果联合用药也做过一些临床,也会给这个药品带来很大的空间,有些产品的主要优势还是联合用药,单药的效果可能还不很突出。

    投资创新药企,看待一款药的竞争情况,出药率,空间等大概也就是这些,希望能有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看创新药到底看哪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ru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