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算是个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我虽然给不出一个高逼格的定义,可它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以我的感觉来看,这种心理的外在表现为,通过帮助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感来使自己沉醉其中 ,以此自我满足或者逃避自己内心需要面对的问题,说的白一点,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自我感动。
很无奈的一点是,有时候我明明知道自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却依然挡不住自己急切的助人之心,我迫切地需要通过别人因此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但很多时候,我其实并没有能力给到人家想要的结果,反而徒增了自己的无力感。用《色眼识人》里红色性格章节中的话来讲,即为“虽无英雄打虎之胆,常报自告奋勇之心”。
比如曾经我发现一位写友的文章背后内心的问题后,主动向她提出,她表达感谢后,我竟然恬不知耻地为人家做起了心理咨询,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我需要她深挖她心态问题背后的根源,即多年她与她父亲之间的情感不和。
一开始还算能绷得住,我问一句她答一句,但后来心一急,便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嗖嗖发了过去,本来让对方回忆过去的痛苦就很艰难,此时耐心最重要,需要恰当的引导和鼓励,可我的急切以文字的形式传递过去,在对方眼中就变成了压力,内心敏感的她在感到压力后便只有逃离,或者在我看来,人家可能已瞬间识破我“伪心理咨询师”的身份。
心理咨询的很多东西,我其实不甚了了,但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便是这种高级沟通关键在于听,而不是说,自尊心强的人尤为如此。这也是为何电影《心灵捕手》中的主人公一开始那么抗拒心理咨询的原因所在。
且不说她个人的心理问题,反观自己的心理状态还会时不时地一团糟呢,剪不断,理还乱,又怎么给人家做咨询呢?
当时通过学习FPA性格色彩的最大收获就在于,让我因此释怀了多年间与父亲关系的不和,后来想想父亲只是一个触点,只是触发了我性格中的依赖与逃避意识,和生活现状之间的碰撞。
而通过几次释梦疗法,我才了解到我的依赖与逃避意识的根源正在于母亲,换言之,我成为了与我性格相似的母亲,在精神方面的一个寄托,这种寄托因为我浸在其中太久,已形成了一种控制,也就是说我性格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在与这种控制做无谓的抗争,我更需要从这种控制中将自己抽离出来,真正用自己的力量来构建出一片天地,用拉康理论的说法来讲,即为俄狄浦斯(恋母)情节的阉割与对父法(现实社会)的认同。
而我对写友的帮助就是一种救赎心理的直接体现,通过救赎别人来达到自我满足,来掩饰我在认同父法方面的无力感。
再比如写友“蘑菇它不开花”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爱情既向往又害怕的无助感,我立刻救赎心理附体,推荐她读读乐嘉的《写给单身的你》这篇文章,期望她对自己了解更多。其实我正是在以此来掩映我来自己不够了解的弊病。
看到写友“流萤小扇子”流露出内心对自己的不够接纳,计划开始挖掘自己的过去时,我立刻想要提示她,最好学习一种深入了解自己的方法,以免走入误区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其实正映射出自己对于在自我认知方面不够清晰的焦虑感。
我发现自己常常控制不住地想要通过,帮助别人来做到我自身并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来逃避自己的无力,而更多时候我只是在泛滥自己的同情心而已,希望对方能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但并不能真正给到别人帮助,这时的我反而更感到无力。
我的这种救赎心理常常披着助人为乐的外衣,但实质却是以推动别人的方式来宽慰自己的无所作为,自我欺骗,自我感动。
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并不具备推动别人的能力,可能只会讲出一个大概的框架,但涉及到个体时,却有点手足无措,难免以己度人,最终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其实,很多家长也有这样的救赎心理,他们自己可能因年轻时时代或者机遇的问题,导致自己无法实现想要的人生抱负,所以极力想把这种愿景寄托给下一代,却可能因此忽略了孩子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因此内心脆弱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快乐,而自我意识更强的孩子们也可能会被贴上“叛逆”的标签,导致与父母关系不和。
其实,根本没什么叛逆不叛逆,只是想要与想给的没有达到一致,而根源却是家长的救赎心理在作祟。
反观我现在正值谈婚论嫁之时,而我的救赎心理又初露端倪,如果照此下去,我很可能也会成为那些将自己的理想绑架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中的一员,趁现在及时洞察到了这种心理倾向,我要努力奋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将这种弊病扼杀在摇篮状态,以自己的强大来铸就我的明天,铸就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