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窗幽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

《小窗幽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

作者: 童叔 | 来源:发表于2023-11-24 17:17 被阅读0次

“俭、让”:是美德还是悭吝、足恭?

《小窗幽记》是古代遗留下的一部散文集,其中一句话“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被广为传颂,成为了关于俭与让的经典解读。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俭”与“让”二者的定义。简单来说,“俭”是指不奢侈、节俭,而“让”则是指谦让、让步。这两个词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俭、让”一直被视为美德的代表,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但是,《小窗幽记》中说“过则为悭吝,为鄙啬”、“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俭、让”是美德,但是如果过度,则会变成悭吝、鄙陋,足恭、曲谨,多出机心。换言之,“俭、让”是一种美德,但是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度的把握。

那么,什么是度呢?度即是适度,是一种中庸之道。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度。比如说,在面对财富时,我们应该懂得节俭,但是过度地追求节俭,则可能会变成悭吝、鄙陋。同样,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懂得让步,但是过度地让步,则可能会变成足恭、曲谨,多出机心。

在现代社会中,“俭、让”依然是我们需要倡导的美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懂得节俭,不要浪费资源,但是也不要过度地追求节俭,以至于忽略了品质和享受。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也应该懂得让步,但是也不要过度地让步,以至于自己失去了应有的尊严。

总之,“俭、让”是一种美德,但是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度,才能真正实现“俭、让”的价值,成为真正的有品位、有格调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窗幽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sn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