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博物馆位于黄浦区旧校场路69号,在豫园商城内,免费参观,可以从8号门进入。
来到博物馆门口,扫场所码进入大厅,看到一些动物的雕塑,有狮子,老虎、长颈鹿、熊猫,这些动物雕塑都是巧克力制作的,造型很逼真,真是栩栩如生。
一、巧克力主要原料可可的分布情况
可可是热带特色经济作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下,2000多年前,最早由美洲银的安人栽培。目前,可可广泛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和大洋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产国有科特迪瓦、加纳、喀麦隆、巴西、厄瓜多尔、委瑞瑞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1585年,第一艘从墨西哥运载可可豆的商船抵达西班牙港口,意味着欧洲人对可可的消费需求已被调动起来。
17世纪20年代,荷兰人接管加勒比地区库拉索岛的可可种植业。
17世纪60年代,法国人陆续将可可马丁尼克岛、圣卢西亚、多米尼加、圭亚那和格林纳达等地区。
17世纪70年代,英国人将可可引入牙买加。
18世纪中叶,可可由巴西北部的帕拉河引种至巴伊阿。欧洲国家对可可制品的强烈需求,促使可可种植业持续扩张。
19世纪初,可可被引种至普林西比岛(1822年)、圣多美岛(1830年)和比奥科岛(1854年)等非洲地区,经由比奥科岛传入西部的尼日利亚(1874年)、加纳(1879年)、科特迪瓦(1905年)、喀麦隆(1925~1939年),该低区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可主产区。
1778年,可可从菲律宾引种至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我国可可引种栽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海南和云南省。
二、可可的种植与管理
可可树为乔木,雌雄同株,高度视品种与环境而异,一般高达4米~7.5米,冠幅6米~8米,树干直径可达30厘米~40厘米,经济寿命视土壤与抚育管理的不同而有差别,管理好的可达50年左右。
每个成熟可可果实长约15~20厘米,重约1公斤,果壳包裹了约20~50粒长杏仁形的可可豆,果肉湿润,洁白细腻,即苦又酸,只有经过处理后才会呈现黑褐色及散发可可芬芳。
在正常管理条件下,3年龄可可树就能开花结果,5年龄以后大量结果。
可可开花结果多生长在主干及主枝上,终年开花,以海南岛为例,在海南岛可可有两个主要果实成熟时期,第一时期在每年的2~4月,这时采收的果实称为春果,春果量多,约占全年果实总量80%左右,第二个时期是每年9~10月,称为秋果,量不多,约占全年果实总量1%左右。发育期温度较高的秋果只需140天就能成熟,而春果因发育期温度较低,需160天左右才能成熟。
三、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
巧克力作为风味最复杂的食物之一,可可豆是其最重要的风味来源。但可可豆本身是以苦味和涩味为主,在经过发酵后会产生果香、杏仁香与花香,经过烘烤后又会产生坚果味,层层加工后才有了现在我们熟悉的浓郁巧克力风味。
四、巧克力的品鉴与作用:
巧克力的品鉴与品尝红酒与咖啡类似,也能从巧克力的气味、外观、口感、风味、余味中捕捉可可迷人的魅力。
一、巧克力的品鉴:
1.嗅
巧克力和众多美食一样,自然浓郁的可可芬芳是高品质巧克力的宝藏,它不应该出现任何化学物质的气味,不该有强烈的糖果甜味或添加剂之味。
2.观
如果是浇模成形的巧克力,那么表面应光滑细腻、充满光泽,这种光泽度是经由特定的调温工艺得以展现。
3.掰
高品质的巧克力轻轻一掰,便能干净利落,不留余屑。
4.品
巧克力的熔点接近或稍低于人体温度,因此呈现丝滑细腻的口感。除却高纯度的黑巧克力外,应有出色的苦甜平衡,香草等香料等所带来的微妙口感,没有过分刺激的杂味也是品鉴巧克力的重要指标。
二、巧克力的作用:情绪添加剂
巧克力具有抑制忧郁情绪,使人产生快感的作用,尤其是可可含量更多的黑巧克力,它含有丰富的苯乙胺,这种物质对人的情绪调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巧克力还含有丰富的镁元素,镁具有安神和抗忧郁的作用。
五、巧克力制作的艺术品:
在二楼展示区,展示了许多巧克力制作的艺术品,有花、包包、鞋子、茶壶、钟表,最喜欢这双由各种颜色巧克力制作的鞋子,鞋子由红、黄、白、蓝四种颜色构成,鞋面上有黄色的小花和金线,还有白色的珍珠和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宝石,造型既精致又漂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