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但要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尚福尔
幸福的敌人
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意欲无法满足,痛苦由此而生。意欲得到满足,又陷入精神空虚的无聊泥潭里。于是,为了摆脱无聊,又去搜寻下一个意欲,如此循环往复。
童年时期
人在青年时期,意欲最盛,饱受的痛苦最深重。中年时期次之,童年最弱。意欲最弱的童年时期。儿童认知力发展极快。周围的世界在他们眼中,都带有一种新奇的魅力。他们被深深吸引着,觉不到时间流逝,光阴荏苒。长大后无比眷恋那段冗长的幸福与快活。
青年时期
青年时期,受意欲控制最重,却并不自觉。面对大量的书面知识,缺乏思考与探索,而不能消化。世界于我,仍茫茫然一无所知。这时,若没有个人智识萌芽与成长,一辈子都很可能没有精神认识力的进益。
中年时期
青年时期没打好底子,这时会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工作上的琐事牵扰,在自心智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成为生活车轮上那枚苍蝇,无法自力前进。时间的运转也逐渐加速,几年几十年倏忽而逝。
老年时期
老年时期,逐渐丧失对生活的意识,成为呆笨、迟重的机器人。而这时精神富有将成为老年人一笔巨大财富,使老人在意欲衰弱,仍保持着探索世界的乐趣和热情,仍然敏锐地感知着这个世界。
哲学家休莫,隐居法兰西乡村,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以应付财产的有限,孜孜不倦,著书立说,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写下如下一段话
我的研读仍如以往那样热烈,我的谈笑仍如以往那样快活……虽然我看到,有许多迹象预示,我的文名终将显耀,可是我没有几年来享受它了……我的为人,和平而自制,坦白而和蔼,愉快而善与人亲昵,最不易发生仇恨,而且一切感情都是十分中和的。我虽最爱文名,可是这种得势的情感也并不曾使我辛酸,虽然我也遭遇过几度挫折。(《人类理解研究》,p8)
幸福的由来
世人饥渴地追求财富自由、地位显赫,以为外在拥有能增添自己的幸福。有人把人生的幸福寄托在爱人、子女、家人和朋友身上,苦心孤诣,努力经营。有人寻求喜好社交,以感官的乐趣、喧闹的人群是幸福的聚集地。
殊不知财富自由与心灵自由相互佐证。财富的增加并不能带来幸福的递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幸福是个人的感受,所有这些外在之物,都经过我们精神思想的熔炼,开出幸福或痛苦之花。我们的精神认识力才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关键。
卓越的精神认知力
一个人的精神认知力越富有,发现幸福的能力越强。在普通人眼里,平凡琐碎的生活很是无趣。而在精神卓越的人却能感知到其中的乐趣,普通的生活经过他们的描绘,都带有一种别样的韵味。前者不该只羡慕后者经历非凡,而应该羡慕后者理解事物的能力。
精神卓越的人既是生活舞台上的舞者,又是台下的看客。他们很早就意识到要在某一领域里发展自己的精神认识力,绘画、音乐、写作或是舞蹈。他们的创作也高级,体验的幸福越非凡。他们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倾注心力为某一作品搜集素材。而这狭小的领域就是他们不断获取幸福的源泉。
越简单的生活越容易滋养人的精神认知力
小时候渴望长大,要认识更多的人,做好多有趣的事儿,见识更大的未知世界。长大才明白,越是狭小的领域和局限,越容易产生幸福。因为狭小的世界里,接触到的人和事越少,烦恼和焦虑也越少。意欲的刺激也越少,人可以专心地在某一领域发展自己的精神认知力,体验纯粹的幸福与快乐。
一个人的精神价值与喜好独处的程度成反比。精神空虚的人,为了避免无聊,四处寻求新的意欲,他们选择社交、旅游,低级的感官享受、娱乐来打发时间。与其说他们喜欢人群,不如说他们是害怕面对自己,以及对孤独无法遏制的恐惧。在这里,他们自身是自己的负担。
精神富有的人,能从自身获得乐趣。他们想法设法利用时间,在他们眼里,闲暇是人生的精华而不是负担。他们明白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和谐的人自己本身。朋友、亲人、爱人,即使与再亲密的人相处,也会因个性脾气的不同,产生哪怕是最轻微的不协调。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宁静,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以觅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