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菲定律》一书中,提到了“马太效应”,这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他们去做生意。
等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我用你给我的一锭银子赚了10锭银子”。于是国王奖励第一个仆人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您给我一锭银子,我已经赚了五锭”。于是国王奖励给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您给我的那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生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你猜怎么着?国王将第三个仆人所保存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都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多给他,这叫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由来。
多的更多,少的更少,不禁让人深思,就如英国的一句谚语说的:“成功繁殖成功”,也就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一直以来,我们听到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认为只有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会走向成功之路。
然后就列举一堆如林肯、爱迪生、贝多芬等名人来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而从小就一帆风顺或有天赋的人,容易出现出现夭折的悲剧,如仲永和无数泯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人。
在人们眼中,因为有了林肯、爱迪生、贝多芬等众多成功者,所以才会有了“成功无法孕育成功”的结论,所以认定失败是成功的必然前提。
但“马太效应“却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偏差,我们平时所说的在逆境中成功的英雄,是因为这些英雄的故事本身曲折而又少见,所以更具备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从成功走向成功,只不过他们的故事比较平淡,难以引起大众评审的注意。
孰是孰非?我认为“马太效应”中的“成功是成功之母”,和“失败是成功之母”各有各的道理。
01 “成功是成功之母”
“马太效应”在现实社会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有关资源的积累:拥有资源和平台的人,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因为资源本身会寻找别的资源去整合。
与此同时,“马太效应”也会对个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成功者因为成功而自信,因为自信而更加成功,而失败者因为失败而自卑,然后因为自卑而失败而更失败。
而现在争议很大的“寒门难出贵子”来说,“寒门”也跟资源和平台的缺乏有关。在现在的社会,“寒门出贵子”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站在高起跑线的人可以借助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平台,实现更好的跳跃和起飞的机会。
而没有好的资源、平台的“寒门”也许努力一辈子,只是到达了别人的起跑线而已。
02 “失败是成功之母”
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马克思也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女排运动员们没有一次次的跌倒和艰苦的训练,怎么登上冠军的宝座?
孩子们从出生到成长,哪一个没有经过了跌爬滚打的过程?一直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如何抵挡酷暑和风雨?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成长中的每一次失败和失意,都可以成为前进的垫脚石。
03 “成功是成功之母”or “失败是成功之母”?
不管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还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看的是你的态度。成功的人可以更成功,成功的人可以失败,失败的人也可以更失败,失败的人也可以成功。
就拿育儿来说,秉持“失败是成功之母”理念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处处处制造“挫折”,会导致抓住孩子的不足、缺点不放,而忽略了孩子的优势和长处。
这样很容易摧毁了孩子的自信心,除非抗挫能力特别强的孩子能免于此难。
秉持“成功是成功之母”理念的父母,为孩子提供了好的平台,处处制造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确实更容易在各方面取得成就。
在但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遭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需要自己去面对。如果没有一定的受挫或失败经验,很难在成功的路上更进一步。
所以不管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还是“失败是成功之母”,都不是绝对的真理。当然,一个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拥有好资源和平台、又拥有抗挫能力得人,确实更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一个积极向上、勇敢坚强、学习力超强的人,即使没有好的起跑线,只要肯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样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美好生活,因为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就在身边。
你是怎么样的人?关键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网友评论